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熟年》总制片人:提炼了“家”的精髓

频道:都市电视剧 日期: 来源

改编自伊北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熟年》日前在爱奇艺收官,该剧聚焦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全剧围绕倪家的家庭故事展开,展现了倪家成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面对婚姻的难题、事业的瓶颈、房子的压力、生育、疾病、养老等问题,他们在矛盾困局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该剧总制片人戴莹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与小说原著相比,在剧版影视化改编呈现的过程中,把“家”的概念做了进一步提升,加强大家庭的特色。“原本的大家庭就是由多个小家庭共同支撑的共生系家庭,最终呈现的故事中,每个角色在‘熟年’阶段遇到的挑战,都是从‘家’的维度去剖析和解决。”

戴莹:《熟年》的不同点在于讲述的是“倪家”这个大家族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包含着三个小家庭各自处于不同生活状态下面临的酸甜苦辣。所以在这部家庭关系图鉴里,作为个人,作为一名观众,我们都能从中找到生活中对应的“熟悉感”。并且《熟年》最吸引人的点也在于,这是一部真实又温暖的剧集。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家庭、事业等方面面临挑战,《熟年》在大家庭的架构下去讨论生活日常问题,观众在剧中能够看到自己每天面对的真实生活。例如,春梅要去面对爱人的“失控”并继续在职场成长,二琥督促要孙子和解决“买房”的难题,伟贞要学会如何平衡事业与爱情的取舍。但同时,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积极阳光的去解决难题,“家”的核心就在于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心、理解与帮助。春梅、二琥、伟贞都在为小家和大家做出努力,《熟年》也是提炼了“家”的精髓,让我们能一点点跟着大家庭、小家庭的视角看下去,去体会和感悟其中的生活。

戴莹:我们的故事是以“熟年”女性作为切入点,有一个明确的年龄标签,这个时期的女性面对需要解决的事情不只是单一层面的,是来自社会、家庭、爱人、同事、子女等等。她们面临的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和刻画完美女性,我们希望的是,在讨论“熟年”人群遇到的传统问题中,是不是可以提供一种解题思路。熟年人的压力与困惑是来自方方面面的,但是家人之间的沟通、相互尊重、相互支撑可以帮助大家共同渡过难关,纵使生活一地鸡毛,家人永远是割舍不断的羁绊。从这种表达上,与以往作品做出区分。

戴莹: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方方面面的角色,除了你提到的这些角色外,女性也是母亲、子女等等。所以你提到的只是部分问题。例如在《熟年》中,其实春梅与老太太并非亲生子女的关系,而是婆婆与儿媳的关系。但是在如此多年的相处中,她们已经培养成亲如母女的感情。有一个片段特别令我感动,老太太专门做春梅喜欢的菜,等她下班回家。春梅父母走得早,春梅对老太太说,她的妈妈走了以后,就没人给她做过饭了。“结果呢,我妈不是在这儿呢吗?”这是春梅真情实感的一句话,她已经把老太太当做自己的亲妈。这么一句简单的台词可以打动人很久。而这样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所以在创作女性角色时,我们需要摆脱固有的以为观众会喜爱的人设,应更重视生活中真善美关系与人物的存在,从温暖中挖掘更多有趣的故事。

新京报:《熟年》故事开篇以倪伟强坚持要离婚展开,他既不是因为婚外情,也不是夫妻之间有长久的矛盾,而且妻子还那么通情达理。他一直强调自己想换个活法。关于“为什么要离婚”这个线索,也有观众觉得,拖得有点久,你是如何看待“倪伟强究竟为什么要离婚”这个情节的?

戴莹:伟强的设定是有原因的,他无法正常表达他所遇到的困境,并不是他不说,而是他在特定的阶段无法正常表达。所以春梅也是在一次次的经历和成长中,才了解到伟强的故事始末,我们也是希望大家跟着春梅的视角一起探究伟强究竟怎么了。

戴莹:你提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希望表达的核心。我们在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比这些更麻烦的事情,所以如何调整心态去应对,采取什么方法解决才是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所以从《熟年》的角度,我们提出的是“家”的重要性,家人遇到了问题有“小家庭”的支持,“小家庭”遇到了问题有“大家庭”的支持,这是源自我们传统血脉中无法割舍的部分。例如在剧中,大家得知伟强其实长久以来都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春梅、倪斯楠会去想办法帮助他。大哥伟民会找弟弟喝茶下棋,他们都聚集在一起,希望把伟强带回到正常的生活中。这就是家人。所以在剧情中,即便遇到了纷繁复杂的问题,但解题思路就是要真情实感地告诉你的家人、朋友,不要憋着,家人是永远可以相信的后盾。

关键词: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