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成都大运村里“非遗热” 在这里看见古老又青春的中国

频道:科幻电视剧 日期: 来源

从7月29日到8月7日,每天10:00至20:30,在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都有中国非遗技艺互动体验活动上演。皮影戏、蜀绣、竹编、脸谱、剪纸、年画、绳编等多项中国非遗集体亮相。来自四川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不仅现场展示了非遗技艺,还手把手教各代表团运动员体验非遗,让欢声笑语洋溢,让青春力量悦动。同时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体验,让青年运动员们近距离感受书法、国画、太极拳、汉服等中国文化的魅力。意大利运动员尼科尔(Nicole)说,透过这些饱含历史底蕴的活动,看见了古老又青春的中国。

“太惊奇了!”第一次来中国的丹尼尔·劳拉感叹道。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见过皮影戏,中国非遗技艺互动体验活动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见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支撑杆是掌握身体的动态平衡,操纵杆是带动四肢活动。”丹尼尔·劳拉两只手不停舞动,“蓉宝”影偶就在幕布上跳跃滚动。这一幕很快吸引了与他同行的伙伴,大家围在幕布前,一边热议一边争相拿起戏偶体验。

与此同时,赵洪也尝试着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什么是皮影、什么是成都皮影。“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皮影,成都皮影有13个关节部分,每一张皮影都有不同的形象,背后反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再通过色彩在1毫米左右的兽皮上表达,最终让观众在光与影的变幻中感受这种特有的艺术魅力。”赵洪表示。

来自意大利的尼科尔在朋友的推荐下,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来“尝鲜”,没想到竟然就“停不下来”,半天时间,她体验了不少于四项非遗,剪纸作品、编制的中国结、用毛笔书写的“如意”二字书法作品……尼科尔热情地展示自己的体验成果。“对我来说,毛笔是最难的,试了几次,才写了这件作品。”在蜀绣体验室,尼科尔还兴致勃勃地体验蜀绣。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她在方帕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沿着线条开绣,留下有些歪歪扭扭的针线,“有点难,但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

来自中国的射击运动员顾芯宇也忙着编织一只兔形作品。“今年是兔年,我也属兔。”在这位小姑娘看来,这样的非遗制作,非常有意义。“通过这种活动,能让更多人看见非遗、认识非遗,我觉得很自豪,也很开心。”

非遗焕青春,古老且潮流,是这次中国非遗技艺互动体验活动的鲜明特点。赵洪介绍,为了让古老的非遗焕发出青春,他们特意将皮影戏戏偶制作成大运会的“蓉宝”形象,此外还制作了一个足球,以体现出体育竞技的特色。伴随着动感轻快的音乐,运动员们舞动“蓉宝”戏偶,在白幕布上踢球、腾跃,引得参与者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嗨歌拍照。皮影戏旁,还有来自陕西、甘肃等多地的皮影戏戏偶,“我们把各地皮影戏戏偶做在灯箱里,可以让运动员看见皮影戏多元且古老的文化,让青春和古韵交织。”

制作一件手工风筝、用五彩斑斓的颜料绘制独一无二的年画、跟着传承人打太极,或是穿上汉服拍照打卡,留下大运会的文化记忆。在热闹多元的文化活动中,一幅中国多元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这里有体育竞技的拼搏,也有多元文化的浸润,让参与这场世界赛事的青年学子亲身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里的青春力量。

“大概在大运会开幕前5个月的时候,我们收到了组委会的邀请,到大运村中为参加本届成都大运会的运动员准备非遗体验项目。”8月1日上午,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太极拳项目现场,主教老师杨凤英告诉记者,收到邀约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武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绥滨立刻组织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让运动员们在感受传统武术魅力的同时,还能切实地从中有所收获。

据介绍,青城武术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受道家影响极大。道家讲上善若水,其独特的吐纳养生功也被融汇在了青城武术的招式之中。“经过再三考虑,我们选择了将知名度最高的太极拳带到大运村。”杨凤英表示,根据正常的太极拳教学,一套拳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练完,“考虑到大运会会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此前教授外国学员太极拳的经验,我们带来的是相对简单易学的六式太极拳,便于运动员们花较少的时间领悟太极拳的精髓。”

事实上,对于每天面临激烈比赛的各地运动员们来说,太极拳通过调整呼吸达到全身心放松的理念,正是他们在训练与比赛之余所需要的。“我也曾经是一名职业运动员,我知道对于运动员而言,保持身心平衡、做到动中取静,不管是对他们在成都大运会上的比赛还是将来的职业生涯而言,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太极拳正是帮助他们获取这种能力的一种途径,希望他们通过六式太极拳的练习,在紧张的比赛中能够调整好状态,取得好成绩。”杨凤英说。

关键词: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