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青年电影展活动现场在对报名影片的整体观察中,FIRST的评审们认为,剧情长片中,“北方依旧一片苍凉,南方爱情多半潮湿”,在客观行动条件受阻与低成本制作的限制下,部分影片的主题景观呈现出一种局限、封闭的趋势,更多回到单一空间的制作模式,考验着创作者在有限空间内的叙事能力及视听突破,影片中的人物塑造亦充满普遍性的焦虑与不安。在创作主题上,家庭、婚姻生活、情感关系构成了大部分影片的核心叙事,个体生命经验的内在关照仍是创作发轫之处,个体表达在不断受限的外部环境下,影片内外传递出某种关照现实的困顿。FIRST主竞赛预选评审团评价,纵观今年的母题选择,对于故土与身份的代际性认知正在逐渐出现一种割席的态度,主题叙事中,乡镇景观仍是创作者热衷的选题,从家庭到校园,从乡村到城市,不约而同出现一种出走后再次凝视故土的复杂情绪,强烈的情感表达亦带来更为鲜明的态度与立场;而在身份议题上,性别也成为一个不可逃避的抒发中心,并且当下性别影像早已不再是暗流涌动的隐形书写,女性议题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性别视角,成为了对抗制度化表达的重要策略。
《完美之城:最勇敢的小孩》以纸张与金属的物理属性为切入点,反观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借由符号建构从物理到生理的映射关系,指向家庭中那些隐秘的角落。《乒乓》中,以乒乓球的运动为线索,所有事物都在循环往复中漫无止境地坠落,隐喻在当代社会压力下个人意志被粉碎的命运。《一,二》运用极简的对白和画面,讲述了一位无名女子的隐秘抗争,营造出一种世界性的隔离情境,直指现实存在的异化和规训。《假如公交车走错路了》在真实影像中融入表演元素,对伪纪录片形式进行了戏谑的解构,揭开现代社会秩序的某种运行机制。
《一,二》海报一些创作者以自省的姿态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个体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状态的细微捕捉,呈现当代个体的生存状况和情感体验。《一个散步的夜晚》将镜头对准凌晨漫步在空荡街道上的一对男女,描述着当代人面对“末世”的情境;《明天的派对》戳破日常喧闹的生活场景,展现出当代都市青年的一种疏离与虚无的存在状态,以及对亲密情感既拒斥又渴望的内心。《鸟类的飞行轨迹》尝试用影像复刻记忆,却在对回忆的挖掘和重建中获得了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真实”,进而回归对个体生命和经验的关注。《是日仿古》将个体视角搭载于无人机之上,在探索未知境地的途中与他人建立了偶然的交流,意在关注当下个体间的隔阂,透视人与人的交流状态。
《是日仿古》海报多元素混合的世界中上下求索,完成形式与内容的融合并进。《蚂蚁》用剧场舞蹈激活电影语言,从肢体的律动中感知空间的情绪,表现出个体的觉醒以及对自由不灭的渴望。《另一面镜子里的梦中之梦》借助胶片和3D打印技术,令人对视障者的世界感同身受。《历历如画》将叙事主体由人转向画作,将画作放置于被异化的场域中,观察社会的各种景观。《一种情况》探讨媒介载体在公共话语体系中的位置,并在真实世界和摄影镜头的来回跳转中,思考事实真相被不断拆解和重组的深层原因。《记忆通道》将游戏媒介与电影叙事结合,讲述了一个通过沉浸式的游戏治疗心理创伤的故事,提示人们珍视当下生活的美好与温情。
《历历如画》海报多变的形式开发出多义的影像空间。以不同的感官、节奏和画幅呈现出的画面,延伸短片捕捉世界的视角和无尽想象力。《第十三夜》打破视听叙事逻辑,利用单一的声音叙事冲撞观众的感知阈值,在私密的电话叙事中探析人性和社会,复现一种近乎耳畔的、沉浸式的诡异真实。《摇篮曲》中,一对母女的生活在分屏的影像形式下被建构,并置的两个画面由彼此独立到浑然一体,也揭示了这段关系和情感由对立走向和解。《九龙皇帝》在全然变化的时代语境下,搬演港式惊悚喜剧风格,传递具有当代性的主题。《银幕》以新颖的材料赋予银幕和影像真实的身体,在感官与材料的互动中,完成对主体与物的关系的探讨。
其中最为凸显的特点是女性题材的创作,三个多小时的《但愿人长久》,细腻地描绘了一对孪生姐妹在城乡迁徙过程中迥异的命运走向,三代女性的命运交织着,与吊诡的人生艰难地角力着;《苍山》中,一座改换了名字的小城,成为了一处永久失落的故乡象征。离异多年的女性主角在上海做着家政工作的同时,还照顾着老年痴呆的母亲和早恋叛逆的儿子,同样写异乡的生存故事,也写一趟追寻心灵自由的艰难旅程;作为女性导演的电影新作,《穿越魔鬼城》则将视点聚焦历史,多种类型元素的叠加增强了可看性,呈现了特定年代、特定人群的独特意识。
《苍山》海报关于女性创作,FIRST的评审们认为,或许因为社会结构中的女性身份极为有限,所以基于身份表达的社会想象也有限,因此对女性困境的展示与反抗也变得凝滞。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想明确地定义女性电影,越可能陷入以影像操演“女性意识”的桎梏,而这也是最让人担心的,女性电影失去自身的话语生产力,成为一种观念局限。打破刻板印象永远是困难的,和偏见战斗永远是危险的,女性电影不仅仅一种社会性别仪式多样性与主体性的重塑,更是一种对影史固守传统的政治美学表达的革新。如上所述的三部女性题材的作品也获得不同的评价,其中,《但愿人长久》摘得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故事在角色的互相编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性在一个时代中的典型形象。导演秦天介绍:“我还是会坚持做我自己必须表达、应该表达的电影,不断地看见那些在巨大的城镇化进程中背井离乡、不断迁徙,遇到的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但依然坚持生活在自己平凡的世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
由生死谜题引出命运潜涌,《乘船而去》以一艘连接起故乡村落和生丧嫁娶的船作为传统生活方式的暗喻,探讨在时代剧变和乡土变迁之下,人们难以寻获的精神归宿与心灵自由。《军军》以手持摄影、单一视点和长镜头,还原式地叙述一位处于被“淘汰”困局中的人的生活,沉默的注视是另一种尊重和关切。在高浓度的写实镜语与断片式的意识流叙事中,《漫漫长日》展现了一个孩子在一天之内所经历的奇妙旅程。群体压力和学校教育对天性的隐形压抑,让影片充满童趣也灌注悲凉。
《银河写手》海报电影是需要被相信的艺术,而表演则是可信度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好的表演为观众提供一种在感性上进入电影世界的途径。《富都青年》将镜头对准马来西亚外劳聚居区这一叙境空间,展现了缺失社会身份的底层“零余者”的艰辛命途,吴慷仁也以《富都青年》中极为精彩的表演获得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演员。《最好的相遇》通过展现一群人为一个无法诞育的生命所做的努力,透视出智力障碍群体的边缘处境与人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