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变迁总是伴随着小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这些小人物就在你我身边。他们的人生际遇,他们的追求尊崇,他们的纠葛惦念,某种程度上是你的也是我的。那么,在这个经济社会急速转型的大时代下,你是不是也有一些独特的故事,想要跟整个社会分享,唤起人们的关注,或者期待引发一些思考呢?
即日起,农民日报社将联合全国各大高校发起“看见乡村·品读中国”2023大学生特稿写作征稿活动,诚邀您的加入。记录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观察城乡社会发展演变,触摸最广大底层群体的命运脉动,反映大时代律动变迁,为行进中的中国乡村留下一份真实记录。(《农民日报》和“脉动”栏目简介见附一)
故事里的主角,可以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或是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不普通的命运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什么:或许是善良、勇敢、坚韧、抗争,或许是同情、爱、正义与创新,又或许是不得已的抉择、无奈、愤怒、忧伤……就如一块块拼图,组成了我们立体多元的社会,激荡变迁的乡村。
《农民日报》创刊于1980年4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创刊40多年来,农民日报始终遵循“做党的宣传喉舌,农民的知心朋友”的办报宗旨,大力宣传中央“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报道农业农村的巨大发展,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心声诉求,总结宣传基层群众的伟大创造。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和“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农民日报》不断拓展办报视野,着力提高新闻宣传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权威性,内容有特点,形式有创新,报纸有特色,是干部群众领会“三农”政策的重要渠道、社会各界了解“三农”的重要窗口、广大农民获取“三农”信息的重要平台。
“脉动”是一个主要以“关注小人物命运”为宗旨的栏目,创办十年有余。2022年开始适应报纸深度报道改革需求刊出频次改为每周一期,整版刊发。该栏目着力聚焦普通人,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抑或留在农村的人们的命运,力求通过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城乡社会的发展演变,触摸大时代的律动变迁。即便疫情时期,“脉动”栏目组记者抵达现场的步履也没停过。我们依然践行了“敲开或城或乡的一扇扇门,去记录那些带有命运质感,又不乏人性温度的故事”的承诺,初衷未变。如今,我们继续行进在深度采访的道路上,通过寻常百姓的境遇,品味民生百态,感知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