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东西问丨尹光植:如何让中国电影在韩国被看见?

频道:动作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在2022“中韩文化交流年”期间,韩国首尔城东文化财团与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影人协会共同主办了“亚洲之光”中国优秀华语影片系列放映展。此活动进一步增加了韩国观众对中国电影艺术和电影人的了解,推动了更多中国优秀华语电影走入韩国,也为中韩电影合作与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据悉,今年6月,城东文化财团将继续共同主办第二届中国优秀华语影片系列放映展和相关交流活动。近日,韩国城东文化财团代表理事尹光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促进中韩两国电影交流的经验和建议。

尹光植:2021年6月起,我就任城东文化财团代表理事一职。在此之前,我在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任职,那时我就看到了民间交流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中国的山东省、辽宁省、陕西省这些地区为了促进与韩国地方自治团体的文化交流作出的努力,当然两国政府方面也进行积极推动。

城东文化财团有两个大型演出场地,分别是素月艺术中心和圣水艺术中心。去年7月至11月,我们在这两个演出场地,举行了系列优秀华语电影展映活动,放映了《不老奇事》《冬去冬又来》《你的婚礼》《无名之辈》《独家头条2》等五部华语电影,今年也将举行第二届“亚洲之光-华语电影放映展”暨XPLUS华语电影展,向韩国观众介绍华语电影。

尹光植:提到华语电影,在我成长的年代,香港电影在韩国非常盛行。像周润发或者刘德华,这些演员在韩国都很有名。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我们,也见证了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现在韩国的电影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赞誉。以《寄生虫》为例,韩国制作的电影不仅获得了奥斯卡奖,而且在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多个国际性电影节中也斩获颇丰。如果通过举办影展的方式,能够让韩中两国的电影人有机会交流学习,相信这将有利于两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甚至有机会形成双赢的电影生态系统,形成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筹备了优秀华语电影在韩展映活动。

去年我们在城东区的圣水艺术中心和素月艺术中心举行了五场中国优秀华语影片系列放映展,展映影片以中国的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为主。每次展映有少则250名到300名观众、多则近400名观众前来观影,可以说是在韩国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所以今年我们也计划轮流在素月艺术中心和圣水艺术中心展映5到6部华语电影。去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电影导演和演员们没能来到放映展,只能通过视频连线与观众见面对话,今年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面对面的沟通机会,为韩中电影共同发展和合作找到契机。

尹光植:可能因为东亚地区是儒家文化圈,又是汉字文化圈,所以观众们在情绪上和感情上会偏向喜欢温暖的电影,尤其是喜欢看描写家庭之爱的电影,或有传统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另外,最近韩国的观众比较偏爱科幻动作片,或者一些以真实事件为背景改编的剧情电影。华语电影中既有商业性电影,也有以家庭、友情故事为内核的电影。对比起来,韩国观众们对商业动作片的偏好,要弱于对故事情节丰富的情感类电影的偏好,我认为这种选择倾向也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尹光植: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在韩国非常流行,其内容主要是卡牌赌博以及枪战等,但如今那个流行趋势好像已经过去了。所以新时代的华语电影需要重新诠释故事,努力以更现代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更多加入创造性要素,自由地展开叙事。在观察电影生态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虽然使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元素,但在叙事细节质量上有所下降,尤其故事情节结构有些老套,所以我认为故事创作和叙事方式是应该优先被改善的地方。

韩国观众对于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很感兴趣,但是,如何以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偏好的改编方式,来呈现影片是很重要的,影视从业者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其中一种比较实用的路径,是可以先观察和选择符合观众需求的叙事手法,再将历史事件或真实故事以这种手法呈现出来。

之前一段时间流行过戏剧性、有紧张感的剧情电影,电影创作者们随着故事的开展,揭开之前埋下的伏笔,希望观众们能够沉浸在这样的叙事中寻找时代背景。但是现在的电影创作又有了新的变化,最近的电影更倾向于在快节奏叙事过程中讲述一个深刻的故事。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创作者集中精力,将速度感十足的剧情和充沛的情绪做到很好地融合。

关键词: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