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历史上最杰出的评书大师,把古典文学的精粹,以自己精湛的评书技巧,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表演充满诙谐幽默,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观众得以一窥古代文化的精髓。
他就是单田芳,至今为止,他虽然去世五年,但是他的评书艺术在历史上留下了无可比拟的精彩,有人说:单田芳一开口,我就看见了整个江湖。
但是被誉为评书一哥的单田芳,一生中经历风雨无数,为了养活7个妹妹,娶了大自己八岁的农村姑娘,也就是如此特殊的经历,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评书大师。
1934年在辽宁著名的曲艺世家,王全桂在演出的时候,诞生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生,父亲单永魁给他取名单田芳。
在东三省,单田芳先生的父母都是鼎鼎有名的角,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弦师,而母亲被观众称为“白丫头”,身为大鼓演员,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但是,当时由于社会动荡,大众对于“吹拉弹唱”之人并没有多少尊重,即使当时父母亲在行业内已经属于一流艺人了,也经常被左邻右舍议论,“下九流”的名号一直和他们如影随形。
而且由于国家惨遭战乱,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单田芳先生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父母亲要各地去演员,所以小小年纪的单田芳先生,会像个小大人一样,会帮助父母照顾妹妹们,没事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地看父母演出。
在看到母亲独自在后台候场,他就会悄悄地去后台,给母亲送去还冒着热气的红薯,撒娇地抱着母亲,告诉她:“母亲,红薯甜不甜?我特意给你留着的!”
每到这时,母亲都会亲亲他的脸颊,夸他真乖!这是单田芳先生儿时最幸福的时光。
因为经常观看父母亲演出,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的单田芳会模仿着父母演出的样子,给自己的小伙伴讲故事,给小伙伴们带来很多欢乐的时光。
每一次,看到小伙伴们因为听自己讲故事,而开怀大笑的时候,单田芳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也许这个时候,在年幼的单田芳心目中,有一颗叫“评书”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在进入私塾之后,聪明的单田芳在学业方面十分优秀,所以很受先生的喜爱。而且很多传统书目,他都已经滚瓜烂熟。
父母演出的段子都会教给单田芳抄写,所以,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的评书功底已经达到了很多成熟的评书人的水平了。
但是,由于时代的特殊性,父母想让儿子有一份稳定受人尊重工作,而单田芳想成为一名能够救死扶伤的医生。
不过,现实确是残酷的,特别是当时深受战火摧残的中国,很多百姓温饱都是问题,何谈梦想?
因为战火蔓延到家乡,为了保命单田芳一家人开启了逃难的生活,和父亲走散以后,母亲带着他们一路逃难一路找演出的机会。
到达沈阳之后,一次偶然的演出,单田芳先生母亲的大鼓深受当地人们的喜欢,也因此得到了一份在茶楼演出的工作,才解决了一家人吃饭的问题。
本来一家人的生活慢慢的得到改善了,因为父亲发生了一些事情,被判入狱六年,而母亲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离婚。
他拿着每个月母亲给的几十块钱,盘算着如何多挣些钱?
为了生存,单田芳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的东北工学院。不过幸运的是,因为天赋不错,他很快就被鞍山曲艺团录取了。
这个出生在舞台上的男孩,在命运的齿轮下,慢慢地走向了早已安排好的命运。但是,生活的负担一度让他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
而这个时候,王全桂像太阳一样进入了他的生活。相识的时候,单田芳一穷二白,而对方因为年长自己八岁,在台上早就可以独当一面,在曲艺团中是数一数二的名角。
而因为单田芳的母亲曾经是王全桂的师傅,所以她对这个弟弟格外关注,在生活中经常会帮他照顾年幼的妹妹,隔三差五的会给单田芳送好吃的。
虽然王全桂由于没有上过学,所以在唱曲时,经常出现语法和修辞错误,每每这个时候,单田芳都会耐心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并且帮忙改正。
王全桂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个弟弟芳心暗许了,而单田芳的妹妹也十分喜欢这个温柔的大姐姐,她不仅会经常大家做饭吃,还会拿出自己的工资悄悄地塞给家中年纪稍大的大妹,让她给哥哥和妹妹们买好吃的。
好像是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不知道是感激还是爱,单田芳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愿意和自己一起承担家庭负担的王全桂。
1954年,两人在家人的祝福下,选择了结婚。这一年单田芳才20岁,而王全桂已经28了。也许这段婚姻在旁人的眼中,没有爱情只有恩情。
但是,婚后的单田芳觉得自己的生活终于正常起来了,每次回到家都有做好的饭菜,妹妹们都很依赖这个嫂子,有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七个妹妹比自己更喜欢王全桂。
家里的事情王全桂处理的仅仅有条,不久还生了一对儿女。所以单田芳把重心都放在了如何挣钱,养活这个人口庞大的家庭?
在妻子的帮助下,单田芳顺利成为了李庆海的弟子。而在当年曲艺界中,对方是受大家尊重的前辈。
在李庆海帮助下,单田芳才算正式地进入评书这个行业。在师傅的辛勤教导下,再加上本身天赋不错,所以短时间内单田芳就出师了。
1955年底,第一次正式登台说书的单田芳,整个人是激动的,声音也有点颤抖,但是当他站在台上的一瞬间,好像一切紧张都消失了,观众们在他张口的瞬间,瞬间就被他带入了故事中。
这次舞台让单田芳在曲艺界拥有了自己的名字,三年后,终于成为了曲艺团的正式成员,因为演出增多,报酬也翻了几番,家中拮据的情况,终于得到了改善。
但是,他的人生好像生来就是要受苦的,本来认为苦尽甘来的单田芳先生,即使已经成为了稍有名气的评书大师了,但是因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到来,他再次历经磨难。
1966年,因为身份的原因,在下放农村的名单中,单田芳也在其中,在旁人都着急与自己断绝关系的同时,只有王全桂一直对他不离不弃。
不仅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还主动陪着单田芳来到了田间艰苦的农村,陪伴着他。
特别在丈夫身心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王全桂会紧紧地握着单田芳先生的手,鼓励他:“一切都会过去的,不要怕我一直陪着你!”
这段黑暗的时光,如果没有妻子的陪伴,单田芳先生认为自己可能就坚持不住了,但是由于妻子的鼓励和陪伴才让他有勇气面对生活中所有的苦难。
1970年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每每回忆起那几年时光,单田芳先生言语中都是对妻子的感恩,他发誓自己一定要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而时光不负赶路人,随着单田芳老师的评书《隋唐演义》的播出,他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真正的成功。
之后,事业也越来越顺利,观众们每次听到那句经典的:且听下回分解。都会跟着模仿,可以说在评书方面,单田芳先生的节目是当时最受欢迎的。
但是无论演出多么繁忙,大家总能看到王全桂的身影,因为单田芳先生随时随地都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只有看到王全桂他才会觉得踏实。
虽然单田芳先生精心照顾她,给她买个汇总昂贵的保养品,看来很多的医生,但是都无济于事了。
1992年,陪伴自己多年的王全桂永远离开了自己。单田芳觉得自己的心空了一块,这么多年自己习惯了对方的陪伴,泪水不自觉的流了出来。
也许刚刚在一起的时候,感恩大于爱。但是这么多年的相伴相知,爱情早就在二人之间生根发芽了。他们的爱是质朴的,是默默无闻的,是平淡的,但是却是感人的。
虽然,儿女多次劝说单田芳先生可以再找一个伴,但是在他的心目中,无人能代替妻子的存在。
一直到2018年9月11日,单田芳先生因为癌症,也永远离开了人世,我们再也听不见熟悉的:且听下回分解。
回顾单田芳先生的一生,和妻子王全桂恩爱一生,风风雨雨相互扶持,成为对方的铠甲。而功成名就之后,对待妻子依旧如初,一辈子也没再娶,为我们生动的演绎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也许在另一个世界上,他还在继续着: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