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雄狮死了,基地组织炸毁了他的躯壳,美国人杀死了他的灵魂

频道:动作电影 日期: 来源

老马苏德要去捍卫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曾挡住了强大的苏军的九次进攻,也让潘杰希尔成为了塔利班始终无法攻克之地,即使老马苏德遇刺身亡,那种精神仍在,塔利班依旧无法攻克潘杰希尔谷地。后来,美国人来了,那种精神,死了。

2001年9月11日上午,三架民航客机分别分别撞上了世贸中心“北塔”、“南塔”及五角大楼,世贸中心随后起火并倒塌,五角大楼部分损坏,后来,人们在宾夕法尼亚发现了一架坠毁的民航客机,根据推测,他的目标应该是白宫。

骄傲的美国人在冲天的火光中愕然:他们不可一世的国家竟也会遭遇直接袭击,他们自以为无比牢靠的本土安全环境实际上竟如此脆弱。

美国人将这次袭击称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而对于普通美国人而言,这次袭击对他们的冲击可能还要在珍珠港事件之上,因为后者并未发生在美国本土、

事实上,911事件是自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以来,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的袭击。

美国人猛然想到,不到半年前,有一个人竟然“预言”了这一切,他的原话是:“如果不去帮助我们,恐怖袭击一定会发生在西方国家本土,你们可以拭目以待”。

当时的西方人并未将他的话当回事,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他一些虚伪的赞美便将他打发走,直到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火光燃起,人们才想起了当初他说过的话,可惜,此时的他已经不在了。

2001年9月9日,“911事件”的前两天,两名“记者”来到潘杰希尔,要去采访他们“尊敬”的北方联盟领袖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老马苏德),采访快要结束时,一名“记者”引爆了藏在相机中的炸弹,老马苏德负重伤,并于4天后伤重不治。

伪装成记者暗杀马苏德的人,与劫持飞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人都来自基地组织,他们的首领是那个沙特富豪的儿子:本·拉登。

当初,苏联入侵阿富汗,老马苏德从巴基斯坦回到家乡潘杰希尔组织游击队抗击苏军,而本·拉登作为一名国际“圣战者”也从家乡沙特来到阿富汗参加对抗苏联人的战斗,在与阿富汗本土的“圣战者”并肩作战的时候,本·拉登与一个作战勇猛的大个子(因作战勇猛还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大个子就是后来塔利班的建立者:奥马尔。

海湾战争后,本·拉登认为美国已经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头号敌人,于是,他策划了一系列针对美国人的恐怖袭击,被美国通缉的本·拉登东躲西藏,最后又回到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阿富汗,找到了已经成为塔利班领导人的奥马尔,此时的塔利班已经基本控制了阿富汗全境,但却始终无法击败以老马苏德为领袖的北方联盟。

于是,基地组织还塔利班一个人情,以一次暗杀行动消灭塔利班最有威胁的一个敌人。

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出生于一个塔吉克族军事贵族家庭,马苏德出生的时候,正是查希尔国王执政的后期,查希尔国王积极推动世俗化改革,那时的阿富汗的社会氛围相当宽松,妇女可以读书,可以工作,人们可以听音乐,可以娱乐。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马苏德得以在各种文化中汲取营养,马苏德藏书达3000余本,即有伊斯兰教经典著作,也有代表西方文明的作品以及关于共产主义著作,这些书像一颗颗种子,对马苏德性格及行为方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3年,查希尔国王的表兄达乌德发动政变,宣布废除君主制,达乌德在政治上倾向于苏联,但又是个民族主义者,只想学习苏联那一套制度,但不希望阿富汗受到苏联控制。

达乌德本身就是政变上台,在改革的过程中又显得激进而粗暴,对阿富汗宗教、习俗、文化均照顾不够,导致很多人反对他,一些部落武装甚至公开与达乌德政府展开武装对抗。

马苏德就是众多反抗者之一,他在家乡潘杰希尔组建武装力量进行反对达乌德政府的起义,但此时马苏德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起义很快被镇压,马苏德流亡巴基斯坦。

苏联大军攻占阿富汗所有大城市大约只用了1周的时间,但是苏联人很快发现他们陷入了另一场战争:一场与阿富汗反抗力量进行的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

在当时遍地的抗苏武装中,马苏德武装是极其弱小的一支,这支武装最开始只有30多人,但熟读《毛选》的马苏德知道如何让这支30多人的小队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马苏德认为:当前阿富汗局势是苏军强大,阿富汗抵抗军弱小(自己的队伍尤为弱小),如果硬拼,阿富汗抵抗军毫无胜算,但阿富汗多山,如果以小股部队与苏军打游击战,各地的阿富汗民兵就可以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与苏军周旋,甚至在时机成熟时对苏军进行反击。而马苏德领导的游击队所在的潘杰希尔谷地恰恰是最适合打游击战的地方。

于是,马苏德带领的游击队在潘杰希尔地区与苏军展开游击战,他们神出鬼没,苏军不厌其烦。

苏联开始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就开始在暗中支持各路阿富汗境内的抗苏力量,并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去阿富汗跟苏联人干。

在美国支持和宣传下,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很快就演变成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与苏联的对抗。

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是普什图族(虽然只占一半左右),苏联刚刚入侵时,主要的抵抗组织也以普什图族武装为主,而西方的支援的武器和资金也大多到了这些普什图族武装手中,而作为比较弱小的塔吉克武装的马苏德只能分到一些普什图族武装挑剩下的,更多时候,这支武装需要自食其力。

但是,由于战术运用得到,马苏德这支原本弱小的塔吉克族武装却成了苏军的心腹大患,他们神出鬼没的攻击让苏联人毫无办法,马苏德因此名声大振,他的武装仅在1年多的时间里就发展到了3000多人。

苏军进入阿富汗一年后就发现彻底消灭阿富汗所有抵抗武装,完全控制阿富汗的所有地区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转变战术,由全面进剿变为重点清剿,而马苏德所在的潘杰希尔地区是重点进攻对象。

为此,苏联人一共组织了9次对潘杰希尔地区的大规模围剿,最多的一次,苏联人出动了1万余人和大量坦克与火炮,马苏德的游击队将坦克引入狭长的谷地后,开炮炸毁第一个坦克,让整个坦克部队都动弹不得,随后在两边山峰引爆炸药,许多苏联士兵死于落下的巨石之下。

马苏德对于游击战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有一次苏军突然行动,已经将马苏德逼入谷地的一角,但是马苏德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在苏军完成合围之前成功突围,苏军也曾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攻入潘杰希尔山谷,但是结果只是马苏德换个地方继续打游击。

一时之间,马苏德的游击队已经成为了各路抵抗组织里最强的一支,人数达一万人以上,看到马苏德如此能打,美国人给他的援助终于比最初多了一些。

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后,苏联扶持的纳吉布拉政府无法应对苏军撤走后的阿富汗局势,1992年,原本隶属于阿富汗政府军的杜斯塔姆倒戈,与马苏德的游击队一同进入喀布尔,苏联人扶持的纳吉布彻底倒台。

这里面要说一说这个杜斯塔姆,他出身于一个乌兹别克穷人家庭,从小在底层摸爬滚打,很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苏联人占领阿富汗时,杜斯塔姆带领他组织的乌兹别克民兵加入了苏联人扶持的阿富汗政府军,并因为表现出色一路升至国防部副部长,曾被纳吉布拉称为英雄,但是看见纳吉布拉政府必然垮台的命运后,他主动与昔日对手马苏德“一笑泯恩仇”,与马苏德的游击队一同进城。还在纳吉布拉即将乘坐飞机离开前将其抓获送给马苏德。

马苏德懂得国际法,只是限制纳吉布拉离开喀布尔,并未对他进行过多惩罚,纳吉布拉得以在被赶下台后又过了几年太平日子。

苏联人已经撤走,苏联人扶持起来的纳吉布拉政府也已经垮台,接下来摆在反苏武装面前的是如果划分权力的问题,马苏德主张建立联合政府,但在权力分配问题上,各路人马很难达成一致,希克马蒂亚尔等军阀与马苏德大打出手,这时候,那个杜斯塔姆再次横跳,与希克马蒂亚尔一同对付马苏德。

以上提到的军事冲突还仅仅是发生在首都喀布尔的,其他的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军阀混战之下的阿富汗民怨沸腾,而就在昔日的各路武装围绕首都喀布尔进行争夺时,奥马尔建立的塔利班迅速壮大,1996年塔利班占领首都喀布尔。

塔利班主张以严格的伊斯兰教法治国,妇女读书、工作的权力被剥夺,公共场合不得听音乐,不得写书,几乎所有娱乐设施均被禁止,一旦违反就要被遭到鞭打、剁手甚至斩首等酷刑,那个前苏联扶持起来的纳吉布拉被塔利班毒打一顿后枪决,死后尸体被挂起来示众。

马苏德撤回故乡潘杰希尔,组织塔吉克人与其他各少数族裔组成对抗塔利班的“北方联盟”,塔利班奉行大普什图族主义,塔吉克等其他少数民族利益得不到保障,少数族裔武装大多愿意加入“北方联盟”,甚至包括那个反复横跳的乌兹别克族军阀杜斯塔姆,马苏德威望极高,成为了联盟的领袖,北方联盟军队以阿富汗东北部山区为依托与塔利班展开多次战斗,塔利班始终无法占领马苏德所在的潘杰希尔地区。

马苏德所控制的潘杰希尔地区实行宽松的统治,妇女可以上学、可以工作,人们可以娱乐,且马苏德统治的潘杰希尔地区税收普遍较低,人们生活相对富裕。

但与此同时,马苏德对军队的管理却颇为严格,军队不准抢劫,不准强奸妇女,违反者处死,偷窃百姓东西也要受到惩罚,因为这一系列举措,马苏德进一步获得了潘杰希尔地区人民的支持,这也是他抵抗塔利班的坚强后盾。

战争需要资金,潘杰希尔谷地适合耕种,粮食暂时不是问题,但要进行持续的战斗,只有粮食远远不够,马苏德通过多个途径获得资金,包括出售潘杰希尔出产的宝石与矿藏等,但仅凭这些建立起的财政系统仍有些吃力,马苏德希望西方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但西方社会回应寥寥。

马苏德转而借道塔吉克斯坦,与俄罗斯取得联系,俄罗斯为了自身周边安全给了马苏德一些援助,但当时俄罗斯自身同样面临困境,这些援助并不算太多。

凭借着当地的税收,向外界出售矿藏和俄罗斯的援助,马苏德在大体上保障了当地居民基本权益的情况下挡住了塔利班的攻击,保住了自己的基本盘,后来,即使在马苏德被炸死的情况下,塔利班也不能攻陷潘杰希尔。

本周,塔利班攻入潘杰希尔,虽然战斗尚未完全结束,但小马苏德再想像父亲一样守住潘杰希尔谷地,让它成为一处塔利班不能染指之地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于是很多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当初的老马苏德可以挡住塔利班(以及比塔利班更强的苏军),而现在的小马苏德(和萨利赫)却不行呢?

让我们把老马苏德被炸死,美国大举入侵阿富汗后的故事讲完,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遭到拒绝后美军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同时,美军对北方联盟的援助几何倍的增长,老马苏德生前一直期盼的援助在他死后来了,而且比预想的多得多,但如果把目光放长远,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有了强大美军的直接支持,北方联盟军队迅速占领首都喀布尔,塔利班被赶入山中,美军及北方联盟军队继续对塔利班进行清剿,塔利班一度被逼入绝境,几近覆灭,躲在阿巴边境地区的山上保存了最后力量。

2003年,美军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于是在阿富汗的力量相对减少,塔利班得以缓了一口气。

占领阿富汗后,美国对北方联盟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原因很简单,北方联盟都是少数族裔,而美国要建立傀儡政府最好还是选择普什图人集团更能服众。

美国在阿富汗的行为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想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政府,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这很困难,那些愿意奉行西方那一套的政客都领导不了阿富汗,于是,美国一方面维持阿富汗表面上的西方民主制度,另一方面则将各地的实际控制权交给了各路军阀,这些军阀们往往比塔利班更狠,更没底线,他们一方面鱼肉百姓,另一方面大肆骗取美国的援助,骗美国的援助是他们最重要的产业和发财手段,那个曾经在反复横跳的乌兹别克族军阀杜斯塔姆已经靠吃空饷在卡塔尔等国置办相当的产业,前些天,塔利班军队攻入其家中,其豪宅之奢华不亚于沙特土豪。

小马苏德和萨利赫在美国主导下的阿富汗政府中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小马苏德同样常在西方洽谈生意,他回潘杰希尔的时间不多,与那个在这里长大,在这里战斗一生的父亲完全不同。

写到这里,老马苏德可以挡住苏军与塔利班,而小马苏德做不到这些的原因就十分清晰了:老马苏德凭借自己的方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这套体系里,如何招募兵员,如何训练作战,如何处理与当地民众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财政问题都有着清晰的答案。

这套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军事、民生、财政等各方面都能在这个闭环中得到协调,这个系统是老马苏德自己建立的,所以他能够运用自如。

前文已经提到,老马苏德很喜欢看书,并从各类书中汲取营养为自己所用,面对复杂的情况,他能想出与之相适应的办法,这也是是老马苏德信奉伊斯兰教,政治上偏于西化和世俗化,军事上则擅长游击战的原因,面对阿富汗局势,老马苏德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他的精神借助这套方法论体现。

而小马苏德、萨利赫以及一众政府军军阀,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方法论,也没有建立起任何独立完整的体系,他们的行事逻辑里始终有美国这个因素,他们的财富从美国人那里获得,打仗需要美军空中支援,一旦美军撤出他们就不知所措。

至于为什么这些人战斗力远远不及塔利班,原因无他,塔利班在与美国的斗争中也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体系,他们通过宗教来凝聚思想,获取支持,通过收取美军过路费及种植鸦片来获得财政收入,这同样是一个可以形成闭环的体系,这样的组织去打击那些依附于美军的地方军阀自然势如破竹。

历史上有一个让美国人尴尬的规律:美国扶持的对象战斗力往往不会变强,反而会变弱,这其实不难解释:美国人来之前,这些组织尚有自己的一套运行体系,或高效或低效,但总还能运行,美国人来之后,通过简单粗暴的,愚蠢地砸钱的方式强行让他们支持的对象与美国的体系相融合,但是美国的体系是美国几百年才形成的,这种融合的结果往往是没有带来新的体系,而对方原有的体系也会解体。

美国到来前,老马苏德领导的北方联盟有自己的体系,能够与塔利班作战,美军到来后,这些人成为酒囊饭袋,专心做着骗美国人钱的生意。

美国人的短视、粗暴、愚蠢彻底杀死了老马苏德的灵魂,以至于阿富汗再也没有一种自发的温和的偏于世俗的力量可以对抗原教旨主义的塔利班。

如今小马苏德还在抵抗,但他的翻盘的几率几乎为零,因为他父亲所建立的那一套体系连同他父亲的精神都已经被美国人连根拔起,要想胜利,除非他自己再建立起一套体系,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为美国人的傲慢与愚蠢,这场持续20年的花费2万多亿美元的阿富汗战争以美国人黯然撤出,被强化后的塔利班重新登场而结束,美国,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