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我是“传齐”领读人丨高红新领读的《道德经》

频道:武侠小说 日期: 来源

什么是经典?真正的经典是大浪淘沙之后的精品。从时间上看,是几百年、几千年才出一本的文化精品,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永远散发智慧的文化创造。从内容上看,真正的经典一定是体现了大道的智慧,承载着人类美好的向往和价值追求,总结了人类自身和宇宙万物的规律,惟其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大家好,我是传齐领读人高红新,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国学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哲学智慧结晶,无论治国,治家,治学,还是修身,处事,待人,无论是政商人士,知识阶层,还是平民百姓,都能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哲理和方略。

《道德经》在全世界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尼采曾经这样称赞道德经,“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海德格尔也非常推崇老子的思想,据说他把道德经的“孰能浊其静之徐清,孰能安其动之徐生”挂在房间的墙上。对于道德经,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但是他的智慧得到世界上无数政治家、思想家的重视,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我们要简要概括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其中之一就是顺道而为。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人和宇宙的关系、人类的社会治理、个人的修身之道等,都必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这是顺道而为的重要的含义

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人的行为要效法大地,厚德载物,大地要效法宇宙,天行健,自强不息。整个宇宙不是杂乱无章的,其背后有道,而大道的状态则是自然而然。

道德经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待在低洼的地方,并不刻意地显示自己,这种有修为有德行的人能够置身于纷争之外,心像大海一样宽广,与人为善,讲究诚信,做事情能够拿捏分寸,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这种境界就是懂得效法天地之德之后身心呈现的状态。

在社会治理上,不同阶层和角色各安其本,人们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简单和善良。简单,让人们生活减少应酬,轻轻松松,转而专注于做好该做的事,善良,让大家互相爱护,人与人和谐美好,这才是让大家最愉悦的生活状态。

可以说,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看问题的总纲。在人与宇宙关系的处理上,老子主张绝不可因为人的贪欲而破坏自然之道。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老子认为管理者不可因为自己的贪欲去折腾社会,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修身的问题上,老子认为我们只有把人心上的污染去掉,才能真正顺应身心的天性,不断的进化和升华。

关键词: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