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霍去病和辛弃疾,人生的两个极端

频道:古装电视剧 日期: 来源

提到匈奴,很多人都会想到霍去病。提到诗词,很多人会想到辛弃疾。两个跨越了上千年的人物,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真的就没有联系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两个人的故事。

霍去病,卫子夫和卫青的外甥,喊汉武帝姨父。至于是不是他母亲跟别人的私生子,这不重要,总之他后台很硬。这小子从小就机灵,深受汉武帝和卫青喜爱。在他十八岁的时候,我们还在翻墙去网吧打副本的年纪,他已经是剽姚校尉了,并跟着卫青出征匈奴。

汉武帝之前,匈奴嚣张得很,不仅抢汉朝的粮食,还抢汉朝的女人,甚至还娶了好几个漂亮的汉朝公主。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也不想这样啊,没辙啊,打不过人家。就算打得过,也追不上啊。到了热血青年汉武帝这里,那能忍?于是乎,就派卫青跟人家干架。别看卫青也没啥打仗经验,但扮猪吃老虎的本事可不小,第一次出征就大败匈奴,还被封侯,这可给李广馋得流口水。同样是热血青年的霍去病,自然不会放过揍匈奴的机会。

第一次打仗,霍去病就主动出战。这卫青估计没想着霍去病会建功立业,只给了他八百骑兵。反正马跑得快,足够霍去病逃命了。不过卫青显然是低估了霍去病的本事。这小子看到匈奴兵,那是扯开嗓子甩开膀子,把人家往死里揍。杀了对方两千多人,包括单于的相国。首战告捷,直接被封冠军侯。李广再次馋红了眼。

从此之后,霍去病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般,只要是打匈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把人家往死里揍。短短几年,他和卫青把匈奴赶到了漠北。不过,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二十四岁那年,一场疾病带走了他。估计是另一个世界匈奴人太多,需要霍去病的帮助吧。开个玩笑,我估计霍去病这个名字克了他,要改成霍来病会不会长命百岁。总之,霍去病年少成名,英年早逝。

再来看看另一个主角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他跟霍去病有关系没?肯定没有。但我敢肯定他父亲肯定是霍去病的小迷弟,要不然为何给他取名弃疾。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辛弃疾的词,每一首都让人热血澎湃。但你以为他是个文弱书生?小时候,他爷爷没事的时候,就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给他讲金人的故事。总之,杀人放火、烧杀掳掠的事情都是金人干的,掏鸟窝偷狗子的事情也是金人干的。久而久之,辛弃疾就对金人恨之入骨。

金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没啥文化,更没有礼貌,在汉族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宋朝廷不反抗,但咱伟大的劳动人民可忍不了,拿起锄头就跟金人干起来了。机会来了,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主管文书,参与机密。

可惜这支起义军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开干就要散伙了。当时起义军有个叫张安国的将领,估计太久没吃肉了,杀了起义军首领,叛逃到了金国。我们的辛弃疾同志可不干了,带着五十多个人,就冲进了金军营帐。这张安国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嘴上的油还没抹干净,就被辛弃疾给抓住了,然后被带回了南宋。我估计,辛弃疾一去一回,他桌子上的酒还是温的。五十多人,面对数万敌军,居然毫发无伤的回来了,你说这人牛不牛?

虽然不是什么大功劳,但这样的光辉事迹很快便传播开了。辛弃疾同志也当了官,给宋高宗提了不少抗金建议。但这宋高宗被金国吓得某功能失效,谈金色变,那还敢抗金,于是就把辛弃疾同志调到地方去了。地方官虽然能干实事,但也只是搞搞经济,维持治安,显然不能让辛弃疾施展抱负。

没办法上场杀敌,辛弃疾官也不想做了。于是整天种种花养养草,没事写写稿子。就这样过了几十年,辛弃疾始终没有上战场。不过在他六十四岁那年,南宋朝廷开始重用主战派,辛弃疾同志等来了机会,几年官发现又被忽悠了,再次辞职了。六十八岁那年,朝廷再次召唤他,这次终于是没忽悠他,但他一激动路上病死了。总之,辛弃疾有心杀贼,壮志未酬。

关键词: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