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北京野保团队近距离拍摄到黑鹳巢穴:食物不丰盛,小黑鹳长得慢

频道:恐怖电影 日期: 来源

6月2日,在房山大石河流域进行黑鹳繁殖监测的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再传喜讯:队员从距离12号巢穴30米远的地方,拍摄到了平视的黑鹳巢穴照片。2010年在拒马河流域首次拍摄到黑鹳巢穴,这次拍摄到的距离更近。

“12号巢穴是我们在北京范围内除拒马河以外,发现的第一个黑鹳巢穴,为黑鹳在北京的繁殖已经从拒马河向外扩散提供了最有力的科学依据。”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告诉记者。

去年年底以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艰苦的寻找、蹲守、观测后,今年4月22日前后,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终于在大石河流域发现了一个正在使用的黑鹳巢穴,当时巢穴里刚刚孵化出两只小黑鹳。

但随着观测的继续,队员们发现,这个巢穴里实际上孵化了三只小黑鹳。最小的一只相对体弱,一直趴在窝里,所以一开始没被发现。“这才正常。根据我们多年观测,黑鹳一窝一般会下四到六个蛋,能孵化出三四只小黑鹳。”李理说。

进入6月份,到了小黑鹳应该离巢的阶段,但队员发现,第三只小黑鹳大部分时间都趴在窝里,很少站起来,更别说像其它两只小黑鹳那样时不时练习飞翔了。

这只小黑鹳是不是受伤了?会不会有什么异常?

“这一带都是喀斯特地貌,非常不好走,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看着很近爬起来要爬半天。山上长满了灌木丛,酸枣刺尤其多,露出来的皮肤、衣服都被剐破了。”队员介绍。

6月2日,队员分成两组,一组在山下通过望远镜观测,一组两个人背着50多斤重的拍摄设备上山近距离观测。下午2点,两位队员终于靠近了黑鹳巢穴。做好拟态伪装后,开始拍摄,为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拍摄只进行了15分钟左右。

早在2010年,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就在拒马河流域首次俯视拍摄到了黑鹳的巢穴,引起轰动,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寻找黑鹳巢穴的热潮。那一次,队员们是在距离黑鹳巢穴上方80米远的距离拍摄,并把第一个拍摄到的巢穴命名为1号巢穴。此后,队员们又陆续在拒马河流域发现了多个巢穴。在大石河流域发现首个巢穴后,队员们将其命名为12号巢穴。

从下往上看12号巢穴。李理摄

黑鹳通常选择在悬崖峭壁上筑巢,12号巢穴的位置相对于1号巢穴来说山势没有那么险峻。因此,队员们能够靠得更近,拍摄点位距离黑鹳巢穴只有30米远,而且是平视。

“看到之后我们非常震撼!”李理介绍。前11号黑鹳巢穴都选在下面有平台、上面有“屋檐”的位置,基础稳固,上方伸出的岩石还能挡风、遮雨、防晒。但12号巢穴没有屋檐!巢穴的后方还是一条岩石的裂缝,夏天到了,巢穴里的黑鹳经常被暴晒。

“这是我们见到的最简陋的黑鹳巢穴,但它依然繁育出3只小黑鹳。”李理说,这改变了大家对黑鹳巢穴的既有印象。黑鹳为什么会降低标准呢?原来,距离12号巢穴200米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完美”巢穴:有平台有屋檐。

“我们判断,那个巢穴是它们的第一个家。但是用了几年后,寄生虫越来越多,不得不换地方。”李理介绍,通常,黑鹳的巢穴使用三四年后,蜱虫等寄生虫越来越多,黑鹳就会再筑新巢,旧巢晾晒两三年后,还可以继续使用。12号巢穴应该就是一个临时的家,不过直径也有1.5米左右,根据搭巢的树枝判断也用了两三年了。

近距离观察,队员们看清了第三只小黑鹳的真实情况:它并没有受伤!可能只是因为出生较晚、食物不够丰盛,长得较慢。

“黑鹳父母已经吐出食物喂它了,可它吃完了还想要。父母生气了,低下头、伸直脖子,脖子上的羽毛都蓬松起来了,黑鹳生气了就是这样。”李理笑着说。

哺育高峰期,黑鹳父母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直到晚上七点左右,几乎一小时就要回巢喂小黑鹳一次,因此周围食物资源是否充足,对于黑鹳父母能喂养几只小黑鹳、几只能长大至关重要。随着离巢的日子临近,黑鹳父母平均每天只喂小黑鹳五六次,到了它们该独自飞翔、独立捕食的时候了。

队员们通过镜头看到,黑鹳父母吐出的食物里,有泥鳅、白条、花鳅、嘎鱼等食物,说明,大石河里的食物量还是可以的,但也只是达到了及格水平。

“我们在河套里发现有游客在下粘网,抓小鱼。这些有限的小鱼,对黑鹳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食物资源。如果食物更充足,水量更大,小黑鹳会长得更好,大石河流域的黑鹳种群数量还会上升。”李理表示。

关键词: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