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各地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们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作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实践者、守护者,积极行动起来,促进人与自然双向奔赴、和谐共生。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作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一员,我们人人都要当好环境保护的传播者,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习惯。要利用网络、手机APP新闻媒介等平台,持续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在线上,以多媒体、公众号等各类方式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线下,要积极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在一起,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无论是“农家乐”、康养旅游,还是生态农业、特色养殖,都已经说明了我们正走在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要正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推进产业生态化,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要围绕老百姓关心的生态问题,积极主动宣传生态知识,通过组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让每位公民清晰认识到自己在生态环保中的角色和责任,自觉践行生态环保责任。只要我们在保护环境上敢为人先、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努力成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护者。如今,通过“云端植树”“码上尽责”,让“随愿、随处、随时植树”变成现实。从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到节水节纸、节电节能;从以“光盘”为荣、反对餐饮浪费,到担任民间河长湖长;从绿色出行、告别一次性用品,到拒绝过度包装、举报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植下草木为神州大地添一抹绿,通过点滴行动为美丽中国出一把力。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多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少开一天车、少使用一个塑料袋,让绿色低碳、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