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拍案|当一艘船沉入海底,“水鬼”下潜后……

频道:恐怖电影 日期: 来源

23日凌晨1点多,在六鳌镇一宾馆内,公安侦查员冲进房间,将潜水归来的韦某超、黄某航、罗某荣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现场缴获2箱瓷器文物及作案车辆、潜水服等装备。

于唐代建县、已有千年历史的漳浦,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100多公里的绵延海岸线,使漳浦县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其海域成为重要的必经通道,有的过往船只遇到风浪或触礁沉没,因此散落的水下文化遗存较多。

侦查发现,广西籍人员韦某超、吴某华、罗某与福建平潭籍人员李某兴、李某明、李某春有犯罪嫌疑,漳浦县六鳌镇郑某城也有参与作案的犯罪嫌疑。

专案组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已经着手准备实施盗捞文物。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蹲守跟踪,初步确定韦某超、李某元、欧某菊、黄某航、罗某荣、韦某敏、郑某城等7名重点犯罪嫌疑人准备实施盗捞犯罪。

漳浦县公安局桥仔头边防所副教导员陈达章介绍:“11月22日下午,他们两辆车从宾馆出发开到码头,卸下车上的潜水设备,把泡沫箱、食品和网兜搬到船上,一辆车留在码头,欧某菊开车离开,其他人开船出海。当时考虑到在海上抓捕,风浪比较大,就决定等待其上岸后抓捕。”

陈达章回忆,当晚海边的风又大又冷,他在港口的车中蹲守,车都在风中晃动。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时针指向了凌晨1时许,这时欧某菊开车回到码头,船也回到码头靠岸。“看到韦某超等人搬了两个泡沫箱放进车后备厢,我们做好了等他们回到宾馆实施抓捕的准备。”漳浦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侦查四队队长李春辉说。

犹如神兵天降。参与行动的漳浦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侦查四队副队长李加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很兴奋。“因为潜水后要冲洗身上的海水,他们有的人在洗澡,有的坐在床上等着洗澡。我们突然出现,他们都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抓了。”

该团伙由出资人和潜水员组成,出资人负责采购设备,潜水员利用潜水技术入股,两方事先约定按“五五分成”瓜分捞上来的文物。韦某超、罗某荣负责下潜盗捞沉船散落在近30米深海底的瓷碗等文物,黄某航负责在船上拉伸氧气管。找到文物后就放在网袋里,由船上的人把网袋提拉出水。李某元、欧某菊为出资人,负责购买潜水衣等下潜设备、租船找车等。

“盗捞下潜人员多是在海底捞海螺、鲍鱼等海产品的潜水员,靠着长期在海里作业,水性好,对相关海域也有一定的了解。”李春辉说。

警方分析,从团伙人数、分工和所使用的工具来看,这是一伙比较专业、经验丰富的犯罪团伙,这次盗捞并非该团伙的首次行动。

据韦某超供述,2020年9月底,他曾伙同福建平潭籍李某明、李某春、李某兴和广西籍吴某华、罗某等人在同一海域盗捞文物瓷碗300余件。

海底打捞文物是一项很危险的潜水活动,水下温度低,本案的潜水员利用简陋的潜水器材直接下潜到几十米深的海水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因缺氧或巨大的水压而危及生命。

在漳州市漳浦县看守所里,韦某超、黄某航、罗某荣讲述了犯罪经过,原本以捞海螺为生,却铤而走险,为牟取暴利走上犯罪道路。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水下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加大盗捞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还要加紧推进水下文物调查,尽快摸清底数,才能更好保护珍贵的水下遗存。

关键词:水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