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不仅仅是“钱袋子”的事,更在于与每个人关系千万重的发展环境。什么样的环境能激发人人参与的动能?什么样的环境能形成人人享有的格局?答案在治理现代化中。
清晨,当太阳从山头露出脑袋,照耀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方家岙村的田间地头,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湖桥柳色中。在不远处的“村民说事”亭,该村党支部书记欧昌伍正和村民们商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规划。
方家岙村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村民欧巧红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随着村里民宿产业日渐兴旺,她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以前各家民宿的广告牌都是自行安装,既不协调,更影响用电安全。于是她向村里的“村民说事”工作小组反映。很快,方家岙村多方筹措资金,请来专业公司为大家免费重新设计了“招牌”。
从诸暨“枫桥经验”,到象山“村民说事”,从武义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到宁海“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体系正不断丰富着浙江乡村治理的内涵,也延伸了乡村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内涵。
在其调解的一起电瓶车撞人事故纠纷中,肇事者郑某因长期赌博输掉家底,无法赔付。胡卫明得知后帮对方垫付了6000元医药费,解决了两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新乡贤不计报酬、不顾得失、自愿服务,以‘柔’的方法做‘和’的文章,既盘活了乡村治理资源,又拓宽了群众利益诉求解决渠道,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发展的软环境。”台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於海雅说。
“这个短裤是天丝的面料,穿在腿上是会呼吸的……”在某平台直播间里,一名主播正在推销一款牛仔短裤。但该商品的详情页却显示商品面料成分为100%棉,与主播描述的天丝并不符合。主播这一行为,被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管局“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发现。
从垂直视角看,从“数字治堵”到“数字治城”再到“数字治疫”,浙江以数字化方式弥合“信息鸿沟”,打通“数据孤岛”,构建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智慧治理模式。
“这个‘共享客厅’的使用规则、日常运营维护均由居民主导、共建共享,他们也在此建立了长期熟悉的社区生活和邻里感情。”缤纷未来社区联合党委书记王小红介绍。
在社会治理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具有专业能力和事权的县级部门“管得着、难看见”,处在一线的乡镇“看得见、管不着”。为破解这一治理难题,浙江在全省域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表示,“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探索构建‘共性+个性’公共政策工具箱,做到科学精准施策,既努力让群众有获得感,又不作过高承诺、不吊高胃口、不搞‘大呼隆’‘一刀切’。”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浙江以“牵一发动全身”的机制创新和改革探索,求解共建共治共享之道,让“共富梦”照亮更多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