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毕光熙是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刑侦支队禁毒大队的禁毒警察。对于这道已陪伴自己7年的疤痕,毕光熙早已习惯,但对于父母而言,这道疤痕成为他们心中始终无法解开的心结。
刚入职时,毕光熙是一名派出所民警。2014年4月,毕光熙轮岗到禁毒大队。新的办案环境下,他一下喜欢上这种挑战,也成为他迄今为止未变的追求。
2015年6月17日凌晨3点,毕光熙一行5人根据线索前往一家歌厅抓获1名涉毒嫌疑人,就在将嫌疑人带离的过程中,从歌厅冲出七八个人,将毕光熙5人和车辆的去路堵住。
毕光熙意识到,“不能让形势僵持下去。真动起手来,对方人多,己方不占优势,而如果让涉毒嫌疑人被抢走,对于接下来案件的侦破更为不利。”
面对步步紧逼的恶徒,毕光熙瞅准时机一跃而上,与领头叫嚣者扭打在一起,控制住对方双手,并就势将其按倒在地。
“刚到医院时,领导问我要不要告诉父母,我第一反应是不要告知,怕他们担心。”但进行手术需要直系亲属签字,毕光熙不得已给母亲拨了电话。
从中午12点推进手术室,到傍晚6点手术结束,原本预计3个小时的手术延长了1倍。手术中,一块20厘米长的钢板和11根钢钉被植入并固定在骨折处。
对于医生的建议,毕光熙显得很平静,令他更为顾虑的是右臂机能能否恢复如初。“我问医生还能不能进行禁毒工作,医生摇摇头,劝我别想这些了。”毕光熙回忆道。
2020年5月,恰逢爱人临产在即,毕光熙却重案在身。他主动承担起运输毒品案件最苦最累的外线侦查和跟控工作,连续5个日夜守在一线。几天后,当前来“取货”的毒贩出现时,被毕光熙和同事一举抓获,并当场起获毒品海洛因20.9公斤。
对于那些因为毒品而毁掉前途的年轻人,毕光熙深感痛惜。近两年,在开展禁毒工作的同时,毕光熙以“北京青年榜样”宣讲团成员的身份加强针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希望更多青少年了解毒品、拒绝毒品。
今年5月,毕光熙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荣誉称号,因为坚守北京抗疫一线,他已许久没有回家。毕光熙坦言,对于家人自己很“自私”,但是身在缉毒一线,身负国家赋予的使命,自己必须“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