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灾情中,路家掌村的“守护者”

频道:惊悚电影 日期: 来源

这些年来,38岁的王盛宁守在甘肃省庆城县防灾减灾的“神经末梢”——路家掌村,一旦发生险情,他就是“应急第一响应人”。近期,大雨连连,其中有几天,作为庆城县翟家河乡路家掌村党支部副书记的王盛宁一夜未眠,为的是赶在暴雨来临前,把村上的两户老人第一时间转移到安全地带。

去年7月14日,暴雨已经下了一阵子,深夜王盛宁刚一下躺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里的八旬老人路建秀,这位老人刚从养老院回到家里——几十年前搭建的小窑洞,小窑洞随时都有可能坍塌。那天,随时准备救援的王盛宁和衣而卧,他“腾”一下跳下床,立即冲出家门,赶往路建秀家。

路面积水过深、泥石流、断崖式塌方……这些情况都让王盛宁赶上了,车子也在半路熄火了。于是,他从后备厢抄起用于环境卫生整治的铁锹,徒步往老人家走去,一脚就踩进了深深的泥水坑。他还需要翻山,天黑路滑,平时开车10多分钟的路程,他手脚并用,连走带爬花了2个多小时。

到朱志成家时,王盛宁看到,三孔窑洞全部进水,他跑过去,背起卧床的老人,并带其家人撤离。刚到大门口时,“轰隆”一声,三孔窑洞立刻垮塌,王盛宁庆幸,这一家5口人的生命被保住了。

这一晚,王盛宁一直在跑,一共在暴雨洪涝中背出了7户群众,全部安置到安全地带。后来,他与救援人员的汇合时,才发现自己跑丢了一只鞋子。当得知在此次暴洪灾害中无一人伤亡时,他长舒了一口气。在救援时,因为他“一言不合”就背起老年群众逃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背爷侠”。

随着灾民临时安置刚完成,王盛宁又马不停蹄协调两台装载机为全村抢修道路,当天就打通了3公里主干道。随后,他又带着村民修通八亩滩、李家河、王老庄、北山四个村民小组的20多公里村组道路,保障了灾民的出行和物资运输。他说,“水、电、路都断了,群众生活必要物资也供不进来了,必须第一时间把路抢通,第一时间解决物资问题。”

“暴洪灾害给电力、通讯设施等造成毁灭性打击,灾后恢复供电供水更是当务之急。”王盛宁在组织道路抢通的同时,组织40多名群众带着铁锹、绳索、抬杠,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挖坑竖杆,火速配合维修人员展开了电力、通讯的抢修工作。

王盛宁却累倒在了工地上。事实上,在特大暴洪灾害发生那段时间,王盛宁很少有合眼的时候。他说,“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是紧事、要事、重中之事。”

灾后重建工作还在等待着王盛宁,每一户重灾群众的新宅选址挂在他的心头。他了解到村民路张海在建新家遇到选址困难时,便向村“两委”建议,征得全村群众同意后,将村集体用地以兑换方式腾出,为路张海确定了住宅重建新址。路张海说,“多亏了他,还帮我协调建筑材料、联系施工工队,监督质量,十多天我的新家就建成了。”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王盛宁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的同时,也苦口婆心地告诉乡亲们如何避险、如何防护、如何自救与互救……作为家乡防灾减灾“应急第一响应人”,他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安全“保护神”。自从8年当兵生涯结束后,王盛宁就回到了他牵挂的家乡。他说,“我的愿望是不仅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让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而且要守护好每一位群众的安全。”

关键词: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