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群众立碑纪念红军伏击战

频道:惊悚电影 日期: 来源

11月4日,记者来到平果县果化镇山营村的山心屯山上,看到的是一片宁静美丽风景,“红七军伏击战纪念碑”高高耸立。

红七军指挥员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视察思林至果德县(今平果县)独石滩一带军事要地,选定鹧鸪坳至果化山心一带为红七军伏击滇军阵地。7月中旬,滇军进抵果化鹧鸪坳,战斗打响。红七军第一第二纵队担任主力,果德县赤卫军600余人参战,当地群众全力开展后勤支援。军民齐心,打了一个漂亮仗。

邓小平在《七军工作报告》中记述:“在百色仅十日,适滇军一师经百色到南宁攻桂,结果在果化作战五日之久,敌人损失甚大,团长死一伤一,营长死二伤一,士兵死伤五六百。”

在这场战斗中,同时也有许多红军战士和当地赤卫队员壮烈牺牲。

春风又绿右江岸。改革开放后,山心屯群众通过种植西瓜和甘蔗等途径先富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不能忘了那些牺牲的红军!”2011年,只有192户、总人口不足1000人的山心屯决定自筹资金修建红军伏击战纪念碑。

牵头开展纪念碑建设工作的平果县退休老领导农存贵与村“两委”干部,带头捐款。村民踊跃参与捐款,还主动让出林地。共筹资26万余元,纪念碑很快建了起来。山心屯的烈士遗骸,被重新收殓,统一安葬在纪念碑附近。

2014年,平果县政府进一步扩建纪念碑园,将规模扩大到4亩。该县一些在其他地方牺牲的革命烈士,也被安葬于此。如,新中国成立前夕牺牲的该县起义武装第二大队长李芳蕊烈士的女儿得知此事后,主动提出将父亲的遗骸迁至山心山,“与战友们葬在一起”。目前,纪念碑园已安葬了101位烈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平果县委书记黄志愿表示,该县正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平果人民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