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高塘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一名一岁男童被困车内!民辅警第一时间到达,使用警棍砸窗失败后,直接用砖头破窗,将浑身湿透的男童救了出来。
江苏苏州,一轿车突然起火,车上2名男子迅速逃至车外,但身上均有被烧伤的痕迹。据悉,是驾驶员为降温,在车内喷了网购的“降温喷雾”,而副驾驶男子想点烟导致车内瞬间爆燃。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常因高温而导致车内事故发生。为测量暴晒下的车内温度到底有多高,工作人员做了一次夏日“车内高温”实验,在夏季高温天气和阳光直射条件下利用专业的气象观测用温度表进行气温与车内温度的对比观测实验。
结果表明,车辆停放在露天阳光直射的环境中40分钟内车内温度就可以达到相对最高值车内外温差。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气温33.0℃时,最大温差达到了45.5℃,车内温度竟达到了78.5℃!
即便是比较凉爽的地方,车内温度也能在一小时内上升至47℃,即使开了车窗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7月14日,江苏淮安的一位妈妈下车买东西,不慎将车钥匙落在车内,车门锁死无法打开,年仅8个月的婴儿高温天被困在车里哇哇大哭 图源/江苏消防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小孩不能像大人一样调节体温,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被锁在密闭的车厢内15分钟,大脑和肾脏就会受到损伤,超过半个小时,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脱水、中暑、休克,甚至窒息死亡。
日前,在江苏无锡,一个幼童被锁车内,害怕大哭,消防员赶来营救,家长却想要等开锁师傅来开门而不是破窗 图源/中国消防微博
甲醛沸点 -19.5℃,易挥发,对人眼、鼻有刺激性作用,而车内的空调系统仪表板系统中齿轮、连杆等 POM(聚甲醛)材料,座椅、地毯、顶棚等发泡件都是其主要来源。
而除“五苯三醛”外,车内还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直链烷烃、支链烷烃,苯的同系物、环烷烃、酯类及醛类等部分物质存在刺激性气味,且对人体有害。
此外,平时随意放在车里的物品在高温天很可能会引起爆炸,包括打火机、老花镜、香水、碳酸饮料、降温喷雾、防虫喷雾、防晒喷雾等等。
炎炎夏日,车子在太阳下暴晒;打开车门,一股热浪来袭;坐进车内,全方位炙烤,简直是遭罪。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迅速给车辆降温呢?
这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如果有地下车库那是最好,如果没有,就尽可能将车辆停放在大树下或者阴凉处。
上车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先反复开关车门至少5次,利用“拉风箱”原理迅速驱散车内因暴晒散发的有害气体,同时给座椅降温。
方法一:开启对角的两扇车窗,相当于“穿堂风”,让对流的空气形成柔和的“小旋风”,降温效果不错,噪声也非常小。
车辆启动后,别立即打开空调,此时开空调不仅增加油耗,还会造成发动机不同程度损伤。建议大家先打开车窗行驶三分钟左右再打开空调,就能更经济且快速地享受冷气。
车内空调使用也有几个小技巧。首先,打开空调外循环,风量开到最大,同时开启车窗通风,这样做就是让车子内外空气对流,尽快排出高温气体。然后关上车窗,空调切换到内循环,调至自己觉得舒适的温度和风量,出风口向上,冷空气会自动下沉提高制冷效率。
车辆停好之后,安装遮阳帘能有效抵挡大部分直射的阳光,降低座椅和车内温度。车载遮阳伞也能起到相同的降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