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外场机库内灯火通明,狭窄的战机机身上,一群满头大汗、浑身汗渍的机械师正在加班加点给战鹰更换零件。该支队二级警士长、机械技师廖强正和战友们进行着最后的冲刺。
2020 年 5 月,上级下达演练任务,然而需要出动的飞机主减速器已经到达使用寿命。作为直升机传动装置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更换一次主减速器至少需要上百个工时,而此时距离最终时限只剩3天时间。
“让我来!”作为一名参加过多项重大任务的老党员,廖强主动申请加入,接过战友的接力棒。对于这支成立不久的飞行部队来说,这次任务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廖强深知,大家太需要一次胜利来激励斗志、鼓舞人心。
时间紧迫,军令如山,一场与时间的紧张角逐就此展开。晨昏周复,日转星移。调试纷繁复杂,工作量巨大,100 余个配件、300 余个螺钉螺母,一个都不能少、一丝都不能错。狭小的飞机上,廖强一手拿扳手,一手撑机身,动辄数小时的踮脚抬臂,令他手臂酸痛、双腿发抖,汗水顺着面庞淌下,埋头苦干的廖强顾不上擦拭,专注地盯着每一颗螺钉。夏日的外场昼夜温差大,白天热晚上冷,廖强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层层汗渍印在他的衣服上。三天三夜,廖强和战友们饭在机库吃,觉在机库睡,终于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次日,战鹰成功振翅腾空而去,翱翔天际。
“不叫苦,不喊累,任务来临时,冲在最前头”,这是战友们对廖强真实的评价。20 多年来,廖强先后培养机务维护骨干 300 余人,排除大小故障 20 余起,研究整理了直升机检查保养 19 条基本站位法,参与撰写了十余万字的《飞行手册》和《空勤机械师手册》,并在武警部队推广应用。
“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中国武警十大标兵士官”,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荣立个人一等功 1 次、二等功 2 次、三等功 3 次的廖强,面对采访只有朴实而坚定的话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忠诚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