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专访《温柔壳》导演:面对抑郁症,我们还有爱的勇气

频道:中国大陆电影 日期: 来源

剧本创作前期,是漫长的采风。他去了大连市的五家康复中心机构,看到很多精神受困人群的天真与自然流露,也看到他们不被理解、甚至被抛弃的现实。他看了几十本相关的小说、学术书籍,拜访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也跟身边朋友聊天,一边采风,一边构思。

“她面容清秀,明眸皓齿,一下子又和周围的人不太一样了。她身后一直跟着一个男孩,健康的肤色,眼神专注坚定,他永远和女孩保持着固定的距离,从来不打扰她的生活。”2018年8月写下这段话时,《温柔壳》的两个主角已经自然浮现,他们的敏感、天真和破碎感,在那时已经形成。

漫长的创作,让王沐与两个角色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情感共鸣。他似乎与觉晓和戴春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熟悉他们说话的方式与神态,熟悉他们的家庭与遭遇,知道他们的痛苦和喜悦。他甚至给两个角色写了七千字的长信,述说彼此的故事,畅想电影的未来。

“他们不应该被当作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群体去看待,他们应该像我们每一个平凡人一样,去生活,去爱。这部电影应该做的是靠近,理解,而不是一种旁观的目光。”王沐认为,其实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隐秘的地方,藏着来自原生家庭的困扰,或是童年时刻的不愉快和苦楚。这些过往,在一个人成年之后,常常会因为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坎坷或不顺,毫无防备地爆发出来。

王沐:电影里的觉晓和戴春,也许是不容易被关注到的人群,但离我们很近。他们对爱情的追逐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是能打动到我的。我可能不是一个虚构能力特别强的人,更真实的东西,对我来说更有把握。

最开始是想记录下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习惯。我第一次做电影导演,没那么强大,也没那么专业,日记就是一个中间的出口,发泄的途径,是心灵上的颠沛流离吧,承载了当时的很多情绪。到影片定剪的时候,觉得情绪上释然了。那之后,日记就变成流水账,我也就不再记叙了。

王沐:当电影导演的难,回想起来不会那么清晰。当你试着找一个市场和艺术的中间值去表达电影时,评价体系和呈现出来的维度太多了,困难就在于,市场不断在变化,你不确定是不是对的方向。以及如何通过剪辑,让电影变得更当下,同时又有内心复杂的感受。

我特别喜欢片尾曲,每天都会听一听。最近看到一条新的评论,一位身患绝症的朋友刚看了电影,也听了歌,他感受到了温暖。从他的留言中,既有他个人的处境,也说明在某一个时刻,我们是在互相关照着。

关键词:温柔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