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29日晚,匪第5纵队司令张静吾、副司令陈其群、支队长陶天和率匪徒300余人,携带轻机枪4挺、长短枪200余支,从马场等地赶到化处区陶家寨陶天和家。5月30日拂晓,潜到洪家地坝埋伏,并派股匪在官家地坝大坡和后寨的桥头、杨柳,妄图袭击途经的解放军部队。当天上午,解放军部队没有出现,但11时左右,化处区副区长刘洪昌率领翠峰乡乡长徐玉山等22人的征粮工作队,在前往翠峰水母场坝征粮征税途中,却进入了土匪的伏击圈,在官家地坝遭到了土匪的袭击。土匪4挺机枪从四面山头齐向工作队扫射,刘洪昌率大家边还击边向翠峰方向突围。但敌人火力猛烈,冲在前面的两位同志先后中弹牺牲。刘洪昌见突围不成,又指挥队伍向化处方向撤退,边打边撤到贾坟大坡的半山上,以岩石为掩护,与敌人周旋到下午2时,终因寡不敌众,除两名队员负伤后隐蔽,后来得到营救外,其余同志全部在遭遇中牺牲。
在边打边撤退过程中,有2名同志被逼退到双龙潭边,在无退路的紧急情况下,毅然跳进双龙潭。其中1名同志当即牺牲,另1名同志受伤在潭中隐蔽,过后才被营救。
1950年3月19日,在普定县三区(马场)驻防剿匪的146团8连接到撤离马场的命令,便作撤离的准备。是日,得知解放军要离开马场回县城的消息后,匪首—“反共救国军第8军第5纵队”司令张静吾连夜与织金的匪首李成举、李成学串通,又勾结国民党独2师9团逃窜于普定与郎岱(今六枝)交界的一个营的残兵,纠集匪徒近千人,设伏在马场的松林坡、白秧寨、红岩脚一带,妄图截击解放军8连。
3月20日清晨5时许,8连副连长马瑞堂、副指导员毛瑞杰率队撤离,行至离马场约3公里的松林坡与白秧寨之间时,被土匪包围,在无准备的遭遇战中,8名战土牺牲,队伍被分割成两半截。马瑞堂率前半部队突破敌人的包围,边打边向普定方向继续前进,但由于土匪人多势众,在边打边撤中又有12名战土英勇牺牲,只好率队沿着河岸的小路隐蔽撤离。副指导员毛瑞杰和排长门华高率后半部队边打边向松林坡方向撤退。部队撤到松林坡脚下,遭到土匪从红岩丫口射来几挺机枪的集中火力阻击,又有战士中弹牺牲。毛瑞杰果断把剩下的17名战士编成5个战斗小组,互相掩护撤退,激战中,又辆牲了6名战士。此时,匪约300余人从坡上蜂拥而下,为掩护毛瑞杰副指导员和战士们突出土匪包围,门华高战斗小组主动向部队撤离方向的另一方向冲去,将匪众引开。队伍得到掩护,突出了土匪的包围。但在激战中,门华高受伤,被土匪抓住,战斗小组其余战士壮烈牺牲。门华高后来在马场街上被土匪徐云先以惨无人道的刀剐手段杀害。
1950年3月,普定县四区(即补郎区)区委书记梁兴福、武工队副队长权会祥,率领武工队队员吴贞和、杜中华、陈必光、何发龙、陈芝盛、黄少昌、杨绍华共9人到猛舟乡杨家寨一带征粮,住在地主潘发玉家的厢房里。
原国民党伪乡长潘宜琦、县参议会秘书潘宜斌和地主潘发玉、潘发先见梁兴福带的人少,就密谋策划,一面抗拒征粮,一面勾结匪首胡棉刚、吴应祥、朱南清等纠集匪徒攻打征粮队。3月5日凌晨2点,胡棉刚带着100多名土匪,由潘发先带路,偷渡猛舟渡口,凌晨4点,把征粮队住处包围。土匪依仗有利地形,集中火力,从20多米远处射击,子弹雨点般击穿房屋木板壁,木渣迸飞进房内。征粮队凭借房屋内的设施作掩体,向土匪还击,双方僵持到拂晓。天放亮后,权会祥副队长带领黄少昌等共4人在火力掩护下冲出房屋突围,但由于土匪人多枪多,冲出百米左右,4人全部牺牲在敌人的乱枪中。此时,众匪看到房内队员减少,更加放肆,向木板房逼近。但1匪徒刚翻上墙头,就被梁兴福1枪击毙,众匪被吓缩回去再无人敢向前冲。上午8时许,胡棉刚命令众匪从屋后用大石头砸板壁,很快砸开了1个大窟窿,众匪从大窟窿处向屋内放乱枪,梁兴福等4位同志多处中弹,壮烈牺牲。
众匪得手后,撤离杨家寨。不多久,地主婆发现1名队员还藏在水缸里,便飞跑去报告土匪。众匪又返回潘家,把最后1名队员枪杀投河。这次遭遇,9名干部和队员全部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