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80后大呼“爷青回”,走进电影院追忆青春,截至5月9日,电影《灌篮高手》票房突破6亿元。电影的热映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热销,在官方网店内,有单款商品销量突破两百万元。二手平台上,有卖家将周边商品价格炒至原价的两倍。
上周末,刚在东映动画官方网店付款后的武汉市民彭先生难掩内心激动,发了一个朋友圈:“终于抢到了灌篮高手的周边,电影虽然结束了,但是周边手办可以让我随时回忆青春。”
在电影制作方东映动画的官方网店内,灌篮高手的周边商品在店铺内被置顶,该电影的周边总共有6款。其中,一款129元的手办,月销量超过8000笔;一件正版球衣售价高达499元,月销量超过5000笔。极目新闻记者根据官方数据算了一笔账,球衣的销售额已超过249万元,手办的销售额也超过了103万元。这意味着,有单款商品销售额突破了两百万元。
在官方网店里,正版球衣仅限“赤木刚宪”款在售,其他球员的球衣均已售罄。为了买到“流川枫”款球衣,影迷杨女士试图在二手平台寻找转卖的商家,“我早就做好了加价的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要加这么多。”杨女士说,流川枫球衣官方价是499元,二手平台有商家卖到了998元,相当于原价的两倍,并且需要交100元定金防止跑单,如果跑单需要扣除100元。
极目新闻记者在二手平台搜索发现,平台上有多款官方周边商品被转卖,并且都比官方售价加价了不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着周边到手的喜悦,也有不少网友发布渴望买到相关周边的帖文。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科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认为,电影的变现能力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电影的热度和票房号召力,很小众的电影不具备开发周边文创商品的能力,资本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市场。
王鹏称,灌篮高手电影热映带动周边产品热销,是文化产品带动商业市场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普遍,是经济社会文化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这个现象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业态的提档升级。
当代年轻人成长于物质文化比较丰富的时期,所以他们有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为个性化的情怀买单,这部分消费者也是购买周边产品的主力军。但王鹏同时指出,电影情怀和商品销售属于联动关系,消费情怀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商品的服务和质量,一开始消费者会因为情怀买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相关商品质次价高,反而容易形成口碑反噬。
经济学原理中,供求影响价格是必然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二手平台上周边商品加价售卖的现象。作为灌篮高手这一电影IP的衍生品,有一定的溢价空间,如果数量稀少很难买到的话,溢价空间就更大。王鹏认为,虽然这一现象符合规律,但如果二手价超过原价过多也是不合理的,有商业炒作之嫌,建议有关部门也应该对二手平台的价格实施监控,避免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