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SpaceX发布推文称:“星舰”试飞似乎还不够令人满意,星舰飞船发生了非计划内的解体,团队将继续回查数据并为我们的下一次飞行测试努力。通过这样的测试,成功来自于我们学到的东西,今天(20日)的测试将帮助我们提高“星舰”的可靠性,因为SpaceX寻求让人类成为多行星。
事实上,“星舰”是SpaceX有史以来最高的新型飞船,总体高度达120米(394英尺),比带有基座的自由女神像高近90英尺,同时还是迄今运力最大的飞船和火箭系统,推力高达7755吨史上最强。而且,该飞船可重复使用,目标是船员和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帮人们前往月球、火星以及更远的地方。
马斯克对火星的向往由来已久。早在 2001 年,马斯克就策划了一个“火星绿洲”项目,计划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小型实验温室,让来自地球的农作物在火星土壤里试着生长。2002年他创立了第三个公司SpaceX,专注于开发生产低成本高可靠的空间运载火箭,近期抵达目标是月球,远期抵达目标是火星。
而美国NASA主导的太空“阿耳忒弥斯”(Artemis)计划于2017年成立,并在2022年11月成功发射阿尔忒弥斯1号登月火箭。按照计划,2024年进行阿提米丝2号载人发射,阿提米丝3号载人登月计划将于2025年进行,饼将于2027年与月球门户对接,之后每年美国宇航员将登陆月球。目前包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意大利等共22个国家及地区签署加入阿尔忒弥斯协定。
不过,尽管认为美国NASA对承包商管理不善,“阿耳忒弥斯”计划的成本和时间表可能会超支和延迟。但鉴于SpaceX的出色能力,马斯克的“星舰”有望在NASA的支持下完成登陆月球、火星发射任务。
“SpaceX公司希望可以通过这套新型的着陆回收系统,缩减‘星舰’飞船发射周期,使其可以接近飞机航班周期,降低发射成本,加快发射速度,从而实现星际移民。目前,这种新型着陆回收系统初次回收使用时间待定,如果未来这种新型地面着陆回收系统能够成功发挥作用,将是地面支持技术的一大突破。”今年3月,中科宇航和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团队五位专家,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期刊《中国航天》刊登的文章中称。
上述专家在另一篇《中国航天》刊登的文章中直言,世界上只有SpaceX公司的商业可回收火箭实现了成功入轨,并引领着运载前沿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国商业运载而言,应直面差距,充分辨识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关键技术,不断深入学习,推动新的技术创新和尝试,全面突破可重复使用技术,向着航天强国不断迈进。(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