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第二次“星舰”(Starship)重型运载火箭的无人飞行测试。火箭在发射升空3分钟后,发生非计划内的解体,继而发生爆炸被迫中止任务。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该公司会总结在此次测试中所学习到的,并在“几个月后进行下一次试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该团队将审查数据并努力进行下一次发射尝试。
尽管20日的发射未能成功,但马斯克仍第一时间发推文回应:“祝贺SpaceX团队对星舰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测试发射!为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发射学到了很多东西。”
此外,就在当地时间4月19日盘后,特斯拉发布2023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从去年底发起的价格战卓有成效:在全球交付了422875辆汽车,创历史新高,超出华尔街的预期;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233.29亿美元。
代价当然也有,降价蚕食了公司的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24%至25.13亿美元,汽车业务毛利率跌至21.1%,同比下滑11.8个百分点。同时,自由现金流骤降至4.41亿美元,为两年来最低点。
对此马斯克不以为意,他表示,即便毛利率和利润双降,特斯拉也要继续降价追求销量,今年交付目标为200万辆。他坚定认为,特斯拉的财务状况足以承受降价,并在同行竞争中占上风。
就在此次财报发布前夕,特斯拉又默默下调了美国市场的售价。此次,Model Y AWD、Model Y Long Range、Model Y Performance的降幅均达到3000美元,降价后价格分别为46990美元、49990美元和53990美元。Model 3则降价2000美元,价格已经跌破4万美元至39990美元。
这不仅是特斯拉本月第二次降价,也是今年4个月来的第六次价格下调。在一系列降价之后,Model 3的定价比年初降低了11%,而Model Y比年初低了20%以上。除了美国市场以外,特斯拉在中国、以色列、欧洲市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
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的提问环节中,马斯克重申,车辆的成本仍在降低,特斯拉将继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售价,“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善之前,通过较低的利润率卖出更多汽车是不错的选择”。
换句话说,特斯拉盈利不止靠卖整车,软件更新也是一大收入来源,只要能先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不愁日后没得赚。财经科普作家谢宗博认为,从长远来看,一旦建立起用户的使用习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等软件订阅收入将成为新的长期稳定收入来源。这部分收入甚至可能超出买车本身的利润,成为特斯拉将来利润和现金流的主要来源。
价格以外,市场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仍旧是需求。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产量仍旧高于交付量,引起外界对于其库存和需求压力的担忧。
而对于一季度降价后销量增长乏力的问题,马斯克则直接甩锅给了美联储。他认为,很多消费者需要通过贷款来购车,美联储多次加息,抬高了这些人贷款的门槛,高利率也吓退了一些消费者,加息实际上相当于对电动车的变相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缺席了近日的上海车展。一方面,外界猜测,特斯拉不参加上海车展或与2021年的维权事件有关;另一方面,特斯拉也确实没有能够拿来展示的新车。这也意味着,多数有意愿且有能力的特斯拉消费者可能已经购买过了,想要提振销量,特斯拉只能进一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