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敌后抗战之滑石片伏击战,晋察冀军区粉碎日军围攻

频道:惊悚电影 日期: 来源

1937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聂荣臻将军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经过一年的发展壮大,令日寇感到十分恐慌。因此,1938年九月下旬,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根据大本营的“中攻武汉,南取广州,北围五台”的战略企图,集中第26、109、110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2、第4旅团共计五万兵力,沿平汉、正太、同蒲铁路,兵分25路,大举围攻晋察冀边区的五台、阜平、涞源等地,其作战方针是分进合击、逐步推进、步步为营、压缩包围,妄图一举摧毁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面对日军的围攻,晋察冀军区首先用小股部队不断袭扰敌人,以灵活的方式与敌周旋,同时,做到坚壁清野。在找准有利时机集中兵力重点歼灭一路敌人。9月29日,八路军在牛道岭袭击日军清水大队,歼敌400人,清水大队长也被击毙,这场胜利沉重着打击了日军的士气。

为了配合晋察冀部队,八路军120师358旅执行中共中央“巩固华北”的方针,先是在同蒲路北段出击,之后向东挺进,进入晋察冀根据地,配合兄弟部队粉碎敌人的围攻。10月下旬,358旅抵达五台县以南,驻扎在中庄村、白家庄一线,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积极侦查敌情,寻找打击敌人的机会。

为了摸清五台县附近敌人的动向,11月2日,358旅旅长张宗逊派716团刘参谋长冒着大雪前去侦查,第二天中午,刘参谋长完成侦查回来报告,舞台附近驻扎了日军109师团的蚋野大队,这伙鬼子昨天出了县城向东进犯,并袭击了高洪口镇的八路军,目前这股敌人应该还没有回来。

张宗逊旅长听完汇报后,召集政治部主任张平化、716团团长黄新廷和政委廖汉森来分析战局。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八路军判断:这股敌人是孤军出动,加上大雪的影响,重装备和补给应该没带多少,因此不会在高洪口做太多停留,必定会返回五台县城,预计11月3日晚或11月4日早上撤退,而且由于日军的狂妄,按原路返回的可能性极大。

经过对高洪口到五台县城之间的地形反复分析,以及侦查人员的汇报,张宗逊和黄新廷选中了滑石片,这里是日军返回五台县城的必经之路,而且此地山势险峻,大道从山沟底部蜿蜒穿过,紧贴山梁,在此伏击可以居高临下。由716团负责伏击敌人,714团在西北方向负责打援。

但是716团的驻地距离滑石片的距离超过25公里,而日军此时距滑石片只有10公里,为了赶在敌人之前到达伏击地点,八路军战士们顾不得吃晚饭,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出发,与敌人赛跑也是与时间赛跑。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716团的战士们冒着隆冬的大雪和严寒,沿捷径向伏击地点快速前进,仅用了四个多小时,于11月3号晚上9点就抵了那滑石片。之后按照部署,三营迅速占领滑石片西北高地,封锁三沟口子拦住敌人去路,二营埋伏在山沟西边,伺机腰斩敌人,一营埋伏在滑石片东南面堵截敌人尾部。

完成伏击准备不久,日军就也赶到了滑石片,此时一营还有两个连队没有赶到伏击地点,黄新廷立刻调整作战计划,没有通过的部队,不要强行通过道路,免得被日军发现导致前功尽弃。此时的日军依然很狂妄,认为没有人敢伏击他们,因此队伍十分散漫。

见日军已经一字长蛇般的全部进入沟底伏击圈,黄新廷下令开火,担任主攻的三营九连,用步枪和手榴弹以猛烈的火力压制住鬼子,鬼子瞬间乱作一团,不久,鬼子反应过来,集中骑兵部队向九连猛冲,黄新廷立刻下令十一连从侧翼增援,并集中手榴弹对付敌军骑兵,在混战中击退了日军五次进攻。

此时,二营也从西侧向日军进攻,其中五连在从敌人中间冲了过去,占领了东侧山坡上的一个小庙,控制了制高点,将企图爬上山的敌人打回去了。经过两小时的混战,敌人被截成数段,无法相互支援,部分敌人被迫躲到附近的土屋和窑洞里。此时八路军发起冲锋,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大部分敌人被歼灭,土屋里的机枪也被八路军战士用手榴弹炸毁,经过一夜激战,除了23个残敌绕到北边的灰窑沟逃了之外,其余的敌人悉数被歼。

在西北方向南院村打援的714团,在4日拂晓刚好碰上了逃脱的那部分残敌,遂立即派一个营追击,该残敌与五台县方向的增援部队会合没多久,就再次遭到714团的打击,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斗志,直接抛弃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迅速逃回五台县城。

天亮了,战斗也结束了,此时山沟里到处都是日军尸体,以及装备补给。此战八路军歼灭日军500人,俘虏20人,缴获步枪300多支,轻重机枪30余艇,各种火炮六门,还有135匹马。这场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围攻,日军被迫狼狈的撤退,围攻根据地的计划就此破产。

关键词: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