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周末特稿|影响一代篮球运动员!《灌篮高手》高在哪儿?

频道:动画电影 日期: 来源

漫画《灌篮高手》从1990年起在《少年JUMP》杂志连载,很快在整个亚洲掀起一股篮球热潮。对比同类型漫画,它没有同类型漫画《足球小将》《网球王子》中的“逆天神技”,本身是篮球迷、又在高中打过校队的井上雄彦将日本高中篮球赛场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漫画中。

漫画取材于现实,而在《灌篮高手》爆火后,一幕幕“湘北日常”也在日本学校中遍地开花:少年们白天在学校中学习,下午放学后来到球馆,在教练的指挥下挥汗如雨,训练刻苦的球队甚至会练到晚上八九点。

这些比赛并不只是高中生篮球爱好者简单的社团活动,更是真正会影响人生轨迹的残酷“修炼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高中联赛都承担着职业篮球联赛的青训作用,对于那些有天赋的日本高中生来说,这些比赛就是迈向职业的重要阶梯。田卧勇太、马场雄大、八村塁、渡边雄太、比江岛慎……这些篮球迷们熟悉的日本球员,几乎都是从日本高中赛场上一步一步打出了名堂。

其中,日本登陆NBA的第一人田卧勇太,幼时便因篮球全国知名,高中加盟能代工业高中(《灌篮高手》中山王高中原型)征战赛场;在最近的NBA季后赛中发挥亮眼的湖人球员八村塁,高中就读篮球名校名成高中,一年级的他就作为主力拿下“冬季杯”全国冠军,高二高三完成三连冠;另一位已在NBA中站稳脚跟的日本球员渡边雄太,在高中时也曾率领尽诚学园打进“全国大赛”决赛,6场比赛里场均贡献24分、12个篮板、3个盖帽,直接被选入了国家培训队。

1993年,《灌篮高手》开始被东映动画公司改编成TV动画,并开始在世界各地播出,这让《灌篮高手》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东亚地区获得了空前的知名度。1996年动画完结时,一句“全国大赛见”更是成了无数《灌篮高手》粉丝青春的遗憾。

1996年,动画版《灌篮高手》被引进中国,几乎同时期,NBA正在经历公牛王朝时代,引发进入中国后第一个热潮。尽管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但搭上“篮球热”的顺风车,《灌篮高手》引发了80后、90后的观看热情,不少中国篮球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中,也或多或少被打上了《灌篮高手》的烙印。

CBA新疆队球员阿不都沙拉木曾经的号码是14号,他在《灌篮高手》中最爱的角色是身穿14号球衣的三井寿,而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曾用名“Slam23real”,则来自他的名字“沙拉木”与《灌篮高手》的结合。

其实,阿不都沙拉木幼时最先感兴趣的项目并非篮球,他拿过小学乒乓球冠军,进过校足球队。直到初二那年,阿不都沙拉木开始痴迷于《灌篮高手》,同年身高长到1.9米,最终才决定走上职业篮球的道路。后来阿不都沙拉木进入CBA新疆队,在训练基地的宿舍里,三井寿的手办、《灌篮高手》的相框是他一直摆在床头的两件物品。

效力于新疆队的朱旭航是樱木花道的粉丝,在职业生涯初期,他选择的背号是与樱木花道相同的10号;效力于南京同曦队的赵柏清,在电影《灌篮高手》首映式上,专门回到母校北京大学观看首映并合影留念;中国男篮老队长周鹏同样是樱木花道的粉丝,他曾经以樱木的漫画形象作为自己的微博头像。

《灌篮高手》的影响远不局限于篮球界。羽毛球奥运冠军林丹也是《灌篮高手》的狂热粉丝,不仅把动画的片尾曲《直到世界尽头》文到右臂上,还将曲名用作他的自传书名。在自传中,林丹写道:“看着樱木花道远去的背影,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挚爱的球场,留给大家的,可能也是这样一幅画面吧。”

在《灌篮高手》刚刚开始连载时,篮球在日本是不折不扣的“冷门”运动,随着这部讲述一群高中生追求篮球梦想的经典作品面世,日本有大批学生加入篮球社团。日本篮球协会的公开资料显示,在《灌篮高手》连载结束的1996年,日本的篮球人口已超过100万人,达到有史以来的顶峰。

2004年夏天,《灌篮高手》漫画单行本总销量突破1亿册。作者井上雄彦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有了篮球这项运动,《灌篮高手》才得以问世,并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共鸣,“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做点什么,来对支持自己作品的读者和社会还有篮球运动表示感谢、回馈之意。”

井上雄彦的想法在2006年变为现实,他和集英社联合日本篮球协会共同推出一项名为“灌篮高手奖学金”的篮球资助计划,开始向社会公开募集候选人。根据该项计划,只要是热爱篮球、具备一定竞技能力、并有积极兴趣体验异国文化的日本高中在读生,不问国籍与背景,只要通过奖学金审查,便可以前往美国进行学习训练,其间费用由主办方全额支付。

关键词:灌篮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