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非独生子女家庭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老大比较自私,因为他认为弟弟妹妹分走了父母的爱,所以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呢?
王林是家里的老二,他还有个姐姐,他们姐弟俩从小关系就不好,王林总觉得姐姐霸道,喜欢争强好胜,很自私,父母给的东西都想揣进自己口袋里,对他这个亲生弟弟一点都不关心,也不让爸妈省心。
而王林就显得十分乖巧,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老老实实听父母的话,也不挑三拣四,还能体谅爸妈的不容易,所以在家里自然更受宠一些,姐姐却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以至于她考上大学之后很少回家,也从不打电话回来。
后来王林的姐姐结婚了,与娘家基本断了联系,父母也都是王林一个人在赡养,包括王林爸爸生病急需用钱,老大就转了两万块钱过来,什么话也没说,哪怕最后连父亲的葬礼都没回来参加,王林感到很心寒,也就彻底与姐姐断了联系。
可没想到,王林和姐姐的命运居然轮回到下一辈身上,他结婚后也生了两个孩子,正巧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弟弟,有一次两个娃发生争吵,弟弟哭了,王林第一时间冲过安慰小的,结果老大喊了一句:“你们就知道心疼弟弟,一点都在乎我的感受!”
那一刻,王林似乎看到了自己和姐姐的影子,当年未能解决好的姐弟关系,在他的两个孩子身上重演,王林内心突然感到很愧疚,因为老二的出现,老大认为他分走了父母的宠爱,所以才会变得自私,作为父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
王林的心结也慢慢打开了,他主动与姐姐联系,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姐弟俩最终也达成了和解,王林也试着去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对老大给予更多关心,从那以后,姐弟俩相处得也越来越和睦,一家人的关系变得更紧密了。
当家里迎来了新成员,父母的目光和精力便会不自觉投入小的身上,他们认为老大已经长大了,小的更需要关心和照顾,即使以后两个孩子发生争执,父母也会觉得是老大没有带好头,所以第一时间安慰小的那个,甚至去责备大的。
正因为一次又一次的一碗水端不平,老大时常感到委屈沮丧,他会觉得父母给予弟弟妹妹的爱太多,自己很难再去疼爱弟弟妹妹了,包括对父母也会产生憎恶的情绪,所以有可能做出一些叛逆行为,想得到大人的关注,却不被理解,反而被认为是自私。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在弟弟弟妹妹到来之前,他是全家人独一无二的宠爱对象,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独一份的,不会有人来分享,相对于后出生的弟弟妹妹来说,老大身上会有一种从小形成的“中心感”。
但家庭成员之间是互相影响,彼此传递的,父母想让老大对弟弟妹妹多一点关心与爱,不那么自私,就需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子女,给予他们同等的爱与关怀。
家长公平对待一定要在细节上体现出来,比如买东西买双份,如果只有一个,那就一人分一半,尽量做到不偏心小的,不袒护大的,若两个人为同一样东西出现争执,就看谁先做出退步,不退让的孩子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而退步的也能收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