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叫“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抗战时期用来讽刺当时的蒋介石政府的。意思是说,在战争时期,前线的将士们在浴血奋战,而后方的官僚们却在吃喝玩乐、贪赃枉法。如今,在俄乌冲突持续一年之后,基辅当局也意识到,在乌克兰“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很严重。这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临阵换将,刚撸了一位乌东总指挥,就被认为与贪腐有关。
据乌克兰总统网站日前的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命令,解除了乌克兰联合行动部队司令爱德华·莫斯卡廖夫的职务,但没有说明作出这一决定的理由。莫斯卡廖夫是乌克兰陆军东部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官,在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就接替了现在任乌克兰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的亚历山大·帕夫柳克,出任乌东作战部队总指挥。在目前俄军正在加紧围攻顿巴斯乌军的情况下,阵前换大将显然是兵家大忌。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不久前还解除了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副司令鲁斯兰·久巴的职务。所以,泽连斯基连续撤换乌军高级指挥官,很有可能和当前乌军战局不利有关,因为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一年,乌克兰不但没有收回之前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相反还丢失了东乌四州的领土,特别是乌军在战场上损失惨重,原先苏联时代存留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消耗殆尽,完全靠北约欧盟的支援才勉强支撑下来。同时乌军的人员伤亡是俄军的10倍以上,仗打成这个样子,前线的高级指挥官们自然难辞其咎。
正如俄罗斯在战争开始后连续多次更换俄军最高指挥官一样,由于战事不利,乌军撤换其高级指挥人员,也可以理解,只不过,泽连斯基在这个时候撤换乌军高级将领,已经不仅仅是因为军事失利需要更换指挥官,而是还有着更深但却难以启齿的原因。
由于在冲突开始时,乌克兰的军工体系就基本被俄军摧毁殆尽,特别是乌克兰的空军和陆军重武器绝大部分都毁于俄军的空袭,所以乌克兰只能依靠北约国家给予的各项援助,勉强和俄军对抗。根据统计,在2022年一年中,北约30个国家给予乌克兰的援助总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乌克兰年平均GDP的一半,如此巨额的援助之下,东乌前线的战局又对乌军不利,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后方“紧吃”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了。
在去年一年中,已经有多起乌克兰官员私自把北约援助的武器卖到国际黑市的报道,而且在东乌前线,甚至有乌军士兵把手里的北约武器直接卖给对面俄军,以换取食物、药品等生活用品,而且出卖的武器甚至还包括155毫米榴弹炮这样的重型装备。而西方媒体也不止一次地报道乌克兰高级官员把北约支援给他们的武器装备直接卖到黑市,根本没有交给前线作战的乌军。通过倒卖军火,乌克兰各级官员迅速富裕起来,而前线战局却一再失利。
对此,泽连斯基曾表示,乌克兰国防部和军队内部的“纯净性”尤为重要,任何内部供应和采购都必须保证“绝对干净和诚实”,“干涉这一问题的人将不会留在相关系统中。”所以有舆论认为,泽连斯基连续解除多名高级军官的职务,或许和乌克兰政府正在进行的反腐运动有关。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撤换这些将领,或许并非只是为了“反腐”,因为乌军在一年多和俄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可以说乌军前线的将领最清楚具体的战局,也很明白乌军无法和俄军进行长期的拉锯战。经历了残酷的战斗之后,乌军将领中已经开始有人提议和俄罗斯妥协谈判,但是这显然不符合乌克兰的“政治正确”,所以乌总统泽连斯基自然要撤换掉这些将领,以稳定军心。其实说到底,也可以说是泽连斯基以撤换将领的方式,换上“自己人”,以强化对军队的控制,从而稳固自身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