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当年万里觅封侯,心在天山——功著西域的汉宣帝名臣!

频道:军事小说 日期: 来源

可见历代无论文人、武将谈及封侯都是一项生平所愿。封侯大兴与汉代,西汉初年刘邦根据各位功臣在各大战争中的功劳大小,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列侯)。汉武帝时期武功鼎盛,封侯者八十九人,像著名的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都在此列。《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然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一句“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到汉武帝时期实行军功赏爵,真正凭借军功被封侯的人其实很少,在汉朝想要凭借军功获封侯爵是难上加难。汉朝规定斩杀与捕获敌军主帅者封侯;将领或士兵攻破敌阵者封侯。但棘手的是汉朝还有两项规定,即本部损耗不得高于斩杀敌数,且领兵将领在战场上要听从主将调遣。所以汉代封侯其实非常难。

学生时代学习的历史其实非常粗浅,谈及西汉,除了楚汉相争刘邦胜出,文景之治,七国之乱,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外的事情就鲜少提及了。其实西汉皇帝中除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之外最出色的皇帝是汉宣帝刘询,纯以实绩论,汉宣帝的成就甚至要高于汉武帝。当然我们还是说封侯的事情,汉宣帝时期名臣、武将汇集,但可惜因为汉宣帝的民众知名度不高,所以他的臣子的知名度就更差了。除了一代名将赵充国之外,今天梳理几名非著名的因西域边事的封侯名臣,这三人名望不显(大众心中,初高中历史书上着墨很少),但功绩非凡。

冯奉世(?—前39年),字子明,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后来迁徙到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冯奉世的祖先冯亭(送上党郡给赵国,挑起秦赵长平大战那人),是战国末期韩国上党郡的郡守。汉武帝末年,冯奉世因为是良家子弟而被选任作郎官。汉昭帝时,按照他的功劳的大小和所排次序补任武安县的长宫。

元康元年(前65年),当时乌孙国很强大,有攻击匈奴的功劳,同时西域诸国刚刚与西汉和好,西汉正准备善待他们,想趁机安抚这些国家,就挑选可以出使外国的人。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持使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莎车国王呼屠征派使者扬言说北道诸国已经归属匈奴,当时就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西汉,从鄯善国向西都断绝交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都被困在北路诸国之间。冯奉世和他的副手严昌商议,认为如果不火速攻击,莎车国就会日益强大,这样形势就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

于是以使节通告诸位国王,从而发动他们的军队,南北道一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国,攻占了它的城池。莎车王自杀,就将他的首级传到长安。诸国都平定下来,冯奉世的威名震动西域。

现在“犀利”一词广泛用于网络,但其实“犀利”一词起源于冯奉世对于战事的分析。公元前42年陇西羌族反叛,汉元帝下诏召让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右将军冯奉世入朝商议对策。冯奉世奏对:羌戎是使用弓矛的军队罢了,兵器并不犀利,可以调用四万人,一个月足以解决。最终羌族贼兵大败,斩杀首级数千,余下的都逃出边境。

永光三年(前41年)二月,冯奉世回到京师,改任左将军,光禄勋的职位不变。之后记功封爵,汉元帝下诏说:“羌族贼兵凶残狡黠,杀害官吏百姓,进攻陇西郡官署,烧毁驿亭,断绝道路桥梁,极大地违背了天道。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前时率领军队征讨,斩首俘虏八千余人,夺取牛马羊数以万计。赐冯奉世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一年多后,冯奉世病故。冯奉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为杀敌卫国的老将,功名仅次于赵充国。

郑吉(?-前49年),字号不详,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西汉将领、外交家,东汉太尉郑弘从祖。郑吉是以士兵身份随军出征,多次前往西域,因此升为郎官。郑吉由于为人坚韧刚毅,熟悉外国事务。自从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后,国家初置校尉,屯田渠黎。到汉宣帝时,郑吉以侍郎的身份屯田渠黎,积蓄粮草,后来奉命发诸国兵3万人及屯田卒1500人西击车师,车师王降汉,郑吉因功晋升为卫司马,被任命为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这是西汉在轮台设置使者校尉的发端。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九月,匈奴发生内乱。十月,日逐王遣使至渠犁,向郑吉表示愿意率众归属汉朝。郑吉尽发渠犁屯田军与龟兹诸国人马五万人前往迎接,日逐王率众一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来归,郑吉将其安置在河曲(今青海),期间有一些人逃跑,郑吉派兵追上杀了他们,护送日逐王等至京师,汉宣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留居长安。匈奴统治西域的僮仆都尉随之撤销。

郑吉攻破车师以后,又降服日逐王,威震西域,后汉朝在乌垒城(今轮台县)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郑吉被汉宣帝任命为西域都护。都护的设置就是从郑吉开始的。西域都护是西汉王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直属中央领导,相当于内地郡太守,除直接掌握领导汉朝在西域的驻军外,奏请朝廷批准,还可以调遣西域诸国的军队,维护地方安宁,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列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

汉宣帝嘉奖郑吉的功劳,下诏说:“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镇抚外蛮,宣扬汉朝威信,迎接匈奴单于的堂兄日逐王民众,攻破车师国兜訾城,功绩卓著。封郑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 《汉书·郑吉传》评价:“汉之号令,行于西域,自始于张骞,而成于郑吉。”

常惠(?-公元前46年),太原郡人,西汉外交家、将领,深谙兵法,有高明的外交才能,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功绩卓著。

常惠年轻时家里贫寒,自告奋勇应募,随移中监苏武出使匈奴,与苏武同被匈奴拘留十多年,汉昭帝时才回到汉朝。朝廷为表彰他的勤苦辛劳,拜授他为光禄大夫。

本始二年(前72年),汉宣帝派遣常惠出使乌孙。解忧公主与昆弥(乌孙王称号)翁归靡都派遣使臣,通过常惠向汉朝请求救援说:“匈奴接连出动大部队进攻乌孙,占领车延、恶师等地,抢掠百姓离去,派使者威胁求娶公主,想断绝乌孙与汉朝的关系。昆弥愿意出动全国的一半精兵,自己供给五万人马,尽力进攻匈奴。恳请天子出兵援救公主、昆弥!”

本始三年(前71年),汉朝大规模出动十五万骑兵、由五位将军率领,分五路出击,进攻匈奴。汉宣帝任命常惠为校尉,手持节杖护卫乌孙军队与五路汉军共攻匈奴。翁归靡亲自率领翕侯以下五万多骑兵,从西方进入到右谷蠡庭,俘获匈奴单于的父辈与嫂嫂、公主、名王、骑将等以下三万九千多人,缴获马、牛、驴、骡、骆驼五万多,羊六十多万,共计七十多万,乌孙自取俘虏,常惠带着十多名官兵跟随昆弥回来,还没到乌孙,有个乌孙人偷了常惠的官印、绶带、节杖。常惠回国,自以为要被杀头。当时汉朝的五位将军都没立战功,汉宣帝因常惠奉命出使能够获胜,于是封常惠为长罗侯。

常惠与官兵五百人一同到达乌孙,返回时经过龟兹,调动龟兹西边国家的军队二万人,命令副使调动龟兹东边国家的军队二万人,乌孙军队七千人,从三面进攻龟兹,军队还未交战,常惠先派人指责龟兹此前杀害汉朝校尉赖丹。龟兹王谢罪说:“那是我父王时误听贵族权臣姑翼的话造成的错误,我是无辜的。”常惠说:“既然如此,那就把姑翼抓来,我放了你。”龟兹王将姑翼逮捕,送交常惠,常惠杀死姑翼后回国。

后来常惠接替苏武担任典属国,由于他熟悉外国事务,又勤奋努力,屡次立功。甘露二年(前52年),后将军赵充国去世。汉宣帝就让常惠担任右将军,仍旧兼任典属国。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后,常惠侍奉汉元帝。三年后,常惠去世,赐谥号为壮武侯。封爵传到曾孙,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年―56年)才中断。

常惠出兵西域。击败长期控制西域的匈奴并团结乌孙、莎车、疏勒、打败龟兹,使丝绸之路进一步畅通,中西商旅来住不绝,也促成了龟兹与汉政府的联系。常惠率汉军与乌孙军击败匈奴,在西域引起震动,龟兹王绛宾出于政治考虑,决定与汉加强联系,匈奴日逐王降汉。在绛宾的支持下,西汉政府得以在龟兹东边的边防重镇乌垒(今轮台东)设西域都护府,是与常惠分不开的。班固《汉书》评价:“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