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他写诗非常勤奋,留存于世的有九千多首,平均每三天就要作一首,论产量在诗人中排名第一。
当然,前提是号称写诗四万多首的乾隆皇帝不参加评选,因为那些“一片一片又一片”之类的东西基本不能算诗,即使硬要算的话也没有任何价值,爱新觉罗·弘历的诗你连一首都背不出来便是明证。
他在一个风雨之夜酣然入梦,梦见自己铁马英姿,驰骋在中原的战场上。夜阑时分窗外的风雨声,都化作梦境中沙场厮杀的场面。
这首诗,从早年的豪迈,写到晚年的悲愤,他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既由衷佩服,又兼以自警。然而,他所有的报国愿望最终还是镜花水月。
陆游一生爱梅,写过以梅为题的诗词有一百多首。我最喜欢的有两首。
这首词真是如韵生香,让人过目不忘,进而有惆怅、清远,和着那一抹清冷,莫名地就揉进了心里。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气势,你瞧这句子,“一树梅花一放翁”,这是有多热爱梅花,才会如顽童一样迸发出如此生动的比喻——
没有梅花的陆游是不生动的,没有唐婉的陆游更是不完整的。
陆游二十岁时与表妹唐婉欢喜结合,唐婉美丽也有才气,与陆游感情如胶似漆,却不讨陆游母亲的喜欢。
陆母对唐婉几乎是鸡蛋里挑骨头一般看她横竖不顺眼,加上唐婉总不生育,孝顺的陆游与唐婉终于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此后,陆母乱点鸳鸯,又为陆游寻得一王氏女为妻,唐婉由家人作主再嫁赵士程。
三人一定非常尴尬,应该是向故人致意吧,唐婉让人给陆游送来了一些酒菜,然后与他依依道别。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还爱着你!
沈园还是这个沈园,但里面的亭台楼阁都不再是原来的建筑了,早已因为破旧而经过翻新。池台尚且如此,人何以堪?唯有园中那座小桥和桥下静如镜面的春水,仍是从前的样子。
当年我曾从这荡漾的水面中突然瞥见唐婉美丽的倩影,轻盈的体态好似曹植《洛神赋》中那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仙子。而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余下的只有伤心而已。
想想人生际遇和生老病死都如此令人无奈,而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这种痛苦,怎能不使人黯然神伤?
陆游的一生,爱而不得,报国无门,心中悲苦,这份惆怅,如今读来,仍是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