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企业为什么总是会走向多元化发展?

频道:中国台湾电影 日期: 来源

企业在变大变强的过程中,总有一种动力驱使着企业朝着多元化发展。我们看到的多数大企业,或多或少都是多元化的。这其中有相关多元的、也有无关多元的。多元化在企业发展壮大中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发生的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动力驱使着企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呢?

德鲁克认为,企业多元化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和压力,而且企业必须控制多元化。这些原因和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多元化的内部压力来自人会对一再重复做的事情感到厌倦,总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我们都看过《动物世界》,在纪录片里,豹子母亲带着自己的一坨小豹子猎捕羚羊,小豹子就会呆在远处,看妈妈如何猎捕羚羊,而且很安静。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小豹子们并不会感到厌倦或失去耐心。然而,当捕获成功大家都吃饱以后,小豹子就不老实了,与他的兄弟姐妹打闹个不停。

为什么猎豹在捕猎时,小豹子都很有耐心呢?

我们知道,大多数动物都不会囤积食物,即使会囤积食物的动物,基本上都是指囤积自己够吃就可以,不会囤积太多的食物,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食物都是短缺的状态。

猎豹也不例外。猎豹如果捕获不到羚羊,就要挨饿,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风险。在捕猎时,猎豹本能驱动着它要安静和耐心,否则就要挨饿了。安静和耐心这项工作对猎豹来说,已经重复了很多次,而且很多时候是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做的事情,但是它们并不会不耐烦。

当他们吃饱了以后,特别是小豹子,就会放松警惕,总是想要玩耍,停不下来。这或许是对谨慎安静的看妈妈猎捕羚羊的一种补偿。

不管是猎豹还是其他动物,天生就是有活动的天性。人也不例外,总是会探索新鲜事物。人和动物差不多,当自己生存资源都不足的时候,很少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单调乏味。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工作基本都可以让一个人衣食无忧。而且往往人的工作和吃饱穿暖的关系并不是不是那么直接。因此,人在面对对于重复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厌倦。

因此,基于人性的驱动,企业也总是会做出多元化的发展决定,进而可以体验新鲜感。

当然,这种厌倦本身也是保持灵活性的一种必要方式。如果没有任何厌倦,那么灵活性也就会慢慢消失。比如小猎豹,如果吃完就躺下了,那么长期下去身体灵活性也会下降,可能到最后羚羊都追不到了。

多元化的发展,是企业保持活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因为,主营业务也许有一天会消失或者被其他的产品和服务取代。

与企业规模不当密切相关的多元化是一体化。比如,手机生产企业开始自研芯片,这是后向一体化;反之,朝向市场方向的多元化,就是前向一体化。

因为规模不当,实施一体化的策略,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方面成功的企业比较多。比如一些企业从原材料的生产或开采开始,一直到市场销售给最终使用的用户,很多大型企业都会有这样的多元化。

值得警惕的是,在解决企业规模不当的问题时,如果采用的并不是后向一体化或前向一体化,成功的可能性总是很低。

有人会说,这不对,因为向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被称为APP工厂,从今日头条的新闻资讯推荐,到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等,完全不在一个领域,为什么还是做的很好,甚至抖音现在比今日头条还要好,以至于企业的名称都改成抖音了。

这其实是错误的解读:企业多元化,是指从做一件事情变成做多件事情。而从今日头条到抖音,本质上是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信息分发。通过推荐引擎提升信息分发效率,不管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

第三,多元化的内在压力来自企业想要把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的愿望。

有这种愿望的企业,最好的例子是亚马逊。亚马逊最开始是做电子商务的。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需要的算力也要增加,算力来解决调用、计算、存储等问题,主要是靠服务器,服务器存储的数据非常庞大以后,就构成了数据中心。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是自己的数据中心,包括百度、腾讯阿里等。

随着信息产品的发展,算力变成了一个基础能力,很多企业都需要。每家企业都可能需要做自己的官方网站,虽然使用的算力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自己做成本很高。因此,亚马逊把这个计算能力开放出来,供更多企业使用,自己可以把多余的算力共更多企业使用,自己还可以通过收取费用降低成本。最后开放出来的东西就是云服务,也就是亚马逊云AWS。这就把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化为了利润中心。

京东的物流速度非常快,配送服务本来是京东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属于成本中心。随着配送体系的健全,网络购物的发展,京东把配送独立出来,提供给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使用。

把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成功的例子很多。但是,德鲁克告诫我们:对于这样一种从成本中心发展而来的企业而言,即使它同整个公司系统能够保持适应,最好也应该独立出来,建设成为一家单独的企业。

第四,多元化的外在压力来自小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压力,致使单个企业的成长只能限于较小的规模。

比如,在19世纪早期,比利时是欧洲大陆各国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并成为一个典范。当时所形成的这种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即一个管理集团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涉足许多不同的行业,而且全都为有限的国内市场生产商品。

小规模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根据国家、政策、行业和环境有关,导致最终只能在一个有限的市场上提供产品和服务。企业为了解决这个市场规模较少的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入多个行业和市场。

第五,多元化的外在压力是以市场扩张为基础的。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需要提供特有的解决方案,最终跨国公司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最初可能只用在一种产品、一条产品线或者一个市场。但是,由于技术本身具有普适性,可以应用到更广阔的的领域,于是因技术走向多元化。

比如,柯达胶片,有照相机使用的,也有医用的。比如现代化学用于开矿的炸药、用于造纸和纺织的氯等。

第七,多元化的外在压力来自当代税务法令的推动。

税法都是鼓励企业把资金用于再投资,而不是分配给投资者。因为分配给投资者,会被认为是利润的分配,需要缴纳税款。而用于投资,比如投资多元化的企业发展,就不需要为此缴纳税款。

第八,多元化的外在压力来投资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市场和职业市场等新市场的出现。

比如,在大众市场的投资者本身也是顾客,他所购买的、对他有价值的产品,也就是有价证券,必须符合他的期望。顾客总是期望企业的绩效和成果更好,而多元化就是更好的一个路径。如果企业没有这种回应,或许就会导致股价下跌,因此高层管理者的压力也就出现了。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发现多元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无论纯粹的集中化是多么可取,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如下问题:是否需要实行多元化和如何实现多元化。

总之,企业多元化的发展,似乎是很难避免的,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导致企业走向多元化。然而,很多多元化的企业似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很多时候拖累了企业现有的主营业务。因此,企业在走向多元化发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多元化是否会出现协同效应。如果协同效应很小,甚至没有的时候,多元化只会给企业带来复杂性,而不能带来更多的绩效和成果。如果真的想要去做一件与现有企业无关的事情,那么考虑投资或者单独设立企业经营的方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