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工作一整天,反应明显变慢、记性也不好,想说的话一被打断就忘了。这很可能是大脑疲劳。
大脑身为人体“总指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白天控制语言、运动、情绪等,晚上又充当每一场梦的编剧。当其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脑细胞代谢产生的大量“垃圾”淤积,就会影响氧气、营养供应,造成脑疲劳。
而若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让人感觉劳累,久而久之,健康也会深受其害。
节目中就曾经提到过“一位33岁男性,连续加班一周后发生脑出血,引发三次抢救”的案例。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他有基础病,另一方面也与他长期用脑不当有关。
一般,脑力劳动者和学生更容易出现脑疲劳,据专家调查分析,我国青少年群体中,至少有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疲劳。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重这一情况:
大脑要消耗全身20%的能量,其主要来源是葡萄糖,但大脑里没有“仓库”,所以需要身体不间断地供给。如果主食吃太少,大脑、神经没有充足的能量供应,却还要不断运转,就更容易疲劳。
感觉疲劳时,为什么休息后还是觉得很累?这可能是因为你在“假装休息”。
大脑中有一块叫DMA的区域,它指挥着所有的身体行动,即使大脑未执行有意识活动,也会自动进行基本操作。
举个例子,你与一位难缠的客户争论了几句,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冲突,你打算自己冷静一下。但在这段时间内,DMA可能一直没有停下来,导致你反复想起刚才的事,甚至越来越气愤。
很多人觉得可以安心玩手机就算是放松了,但事实上,玩手机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信息进入大脑,使其不停运转,根本达不到放松的效果,大脑当然会越来越疲劳,甚至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