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职场混迹多年,马上就要退休了,官至局级干部,对官场上的事可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朋友聊起了官场上的事,提到了一类老实人。虽然这种人“老实”,但他们在官场上却能够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常说老实人吃亏,但老张说,那要看是什么样的老实人。像他说的这种老实人,平日里从来不会因为工作而与哪位同事发生争执和吵闹,无论见了熟人还是陌生人,他总是一副微笑的模样,似乎永远也不会生气,再难缠、再不合理的事到了他的头上都能够冷静对待和处理。
所以,不管领导怎么换,单位形势怎么变化,大家都会对他印象很好。
而与这样的“老实人”相反的,单位里经常会发现有些自命不凡的员工,动不动喜欢与人争执,爱跟周围的人比个你低我高,也许一时“胜利”了,找到了快感,但最后却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关键时候没人缘,连领导也不喜欢,怎么会有"好事"落在他的头上呢!
相比之下,老张说的这种“老实人”就要理智的多,给人的感觉始终都是沉稳、有头脑、不紧不慢又从不会误事,也不惹事。
老张举例了他曾共事过的一个科长,说他很会与下属相处。一段时间,这位科长所在科室的几个人年龄偏大,接近退休了,工作自然有些松劲,领导也无法给一下子他补上年轻人,科室里的任务又很多,一件接一件,有些任务还非常重要,上级要的又急,导致这名科长经常加班加点。后来,科里的几个老同志知道了这件事后,反而觉得很惭愧,便积极帮他一起完成了那个时段的工作。
与这名科长做法相反的另外一位中层小头目,比这个科长提拔还要早好几年,但为人处事方面却差了许多。
这名小头目看上去能说会道,只是做起事来处处显出自私自利,最后连工作都快安排不下去了。跟着他的下属都不愿意再跟着他,想调到别的地方。而他也总希望组织上给他派新同志,因为新同志好说话,好安排活。
这个小头目还从不担责,只要领导批评,觉得他工作没做好,他就把责任推到下属那里。轮到单位调整职位,他的民主测评总是很差,可他自己却不醒悟,总觉得领导和同志们跟他过不去,以致后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他的情绪也越来越差,大家也对他避而远之。
而前边说的那位“老实”科长呢?每年年终评议名次都是遥遥领先,领导和单位把他作为后备干部准备提拔。
我们总喜欢说哪个人素质高,修养好。其实一个人的修养与他的性格、情绪关系很大。那些心胸宽广,总能与人为善,能够体谅别人、站在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和处理关系的“老实人”,肯定会路子越走越宽,为人越来越好;而那些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由于什么事情都站在个人立场,处处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心中时刻充斥着愤怒,难免情绪每天都十分的差,怎么会在竞争中胜出,受到别人的尊重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