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为什么夜里的手机,总是比白天的好玩?|青听

频道:中国台湾电影 日期: 来源

上了大学之后,小安和舍友们一起加入了学生社团。临近期中,每天都要为高数考试而担忧,总想挤出时间复习。

全天基本满课,本来想着下课后在图书馆复习到闭馆,突如其来的部门例会打乱了自己的计划。

匆匆赶去开会,会上布置了近期的工作安排,很满。

晚上卸下一天的疲惫躺在床上,明天又有了新的任务。白天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所有的事情见缝插针,让她觉得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

和朋友聊了聊近况,发现已经十一点了。舍友的台灯还亮着,大家都还没睡,不过都忙着不同的事情。

她很疲惫,几乎一天都没闲下来,她想起:今天还没有登录最喜欢的游戏;没有看看朋友转发的短视频;没有打开朋友圈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于是开始完成没能做成的事情。

在打开游戏时,看到很多好友们还在线。“你怎么还没睡啊?”

大家好像都是这样,每天匆匆忙忙,到了夜晚,好像才能找回自己。

“报复性熬夜”在如今总是被提起,这实则是一种补偿的行为。为了调节时间分配上的失衡,不自觉地用熬夜来延长一天的时间,用来做自己的事情,作为一天之中最后的仪式感。

“在忙碌与疲惫中,寻找心灵上的闲暇与自处,匆忙中悠闲又那么可贵。”

“今天我一定要早睡。”早上八点起来上课的小旺有感而发。

最近有一门课布置了小组作业,让大家一起写一份策划书出来并且在下周的课上答辩。时间很不凑巧,下周刚好有一门专业课的结课考试。

考试周、期末周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望而生畏的时间,因为在这段日子里,不仅要高效复习多门课程,还要同时完成很多结课作业。

小旺在白天去学习,晚上回来和同组成员一起商量怎么写策划书。本来临近考试就让他有些焦虑,提交策划书的截止日期逼近让他有些慌张。

到了夜晚,舍友几乎都已经睡了,小旺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在心里的一番挣扎之后,他爬起来写策划书。

上次这么崩溃还是在上高中。那时候老师总说:“上大学就轻松了。”不过真正上了大学才发现,这些写不完的策划书、交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ppt。

白天的时间本就不够用,完成不了任务导致焦虑,只好拿夜晚时间来拼拼凑凑,不得不熬夜罢了。

“我一点也不喜欢熬夜,但是只有熬夜我才能完成任务,才能心安理得地入睡。”

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因为焦虑和胡思乱想而失眠。直到上了大学,每天总要处理琐碎的事情,忙到没时间睡觉。

从早到晚,课并不多,但总是为了各种事情忙的不可开交,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起一天的经历,便不自觉感到焦虑。“

因为细碎的事情打乱了节奏,所以用熬夜填补时间的空缺。

但说到底,熬夜带来的放松也只是暂时的,长期的“报复性熬夜”带来的是更深的焦虑,同时带来的还有各种疾病。

好的状态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动力。

关键词: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