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2W 公里 E86 Z4 Coupe 12 岁,我送她一套 BILSTEIN B12 作为礼物 ……

频道:跑车汽车 日期: 来源

这件事对热爱车子的酷乐车友的你,是否有益

尝试去做那些并没有短期意义,但是长期看来对大家都有价值的无意义之事,认真的做好,才是我们对汽车文化做的微不足道的的贡献。

因为本身购买过较多的车辆,对车子又有着极高的要求,且对施工有着非常高的标准,所以才会如此如此的仔细——如果别人做的不够好,那就自己做。

这辆底盘代号为E86的Z4 coupe 3.0Si搭载了高功率版本的N52发动机,搭配ZF 6速波箱,是唯一一代有硬顶的Z4,Coupe版本只在Facelift之后推出,之后特殊车身版本的Z4就没有对外发售过。

Coupe版本溜背的车身线条是这辆车最大的外观特点,长车头短车尾搭配气泡式车顶,复古味道非常浓厚。

其实一切源于某次我忘记了给特斯拉充电……这辆Z4是我家的车,年份虽久,但因为家里车太多,只有两万公里的公里数,正常时候都在地库里躺着。

由于车尾短小好停车,这辆车一直是我家女性的专属坐骑,我基本不开。直到有一天我特斯拉没电了,唯有开着这辆车出门。

在排队无数个月以后,我终于可以在自己店里检查一下这辆车。

1 后轮的束角一边为正一边为负,两个后轮同时指向右边,//----//后轮是这形状;

3 四根原厂避震全部失效,里面填充的高压氮气已经跑光了。而避震机不能正常工作又导致前轮塔顶胶和后轮缓冲胶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一切,光荣牺牲。

很难相信,一辆不激烈驾驶,10多年来只开了两万公里的车,底盘会如此稀烂。

事后复盘,我觉得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避震机密封因为时间而老化,且没有得到避震油的润滑,加速老化。

而老化后的避震机又不能正常工作,车主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身重量摧毁了其他悬挂零件。

1 车子不开,放也是会放怀的,到年份必须认真检查;

2 悬挂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一个部件的工作状况往往会影响整个系统;

3 记得要给你的电车充电。

作为一辆跑车,我一直觉得Z4的原厂高度稍微有点高,而这次趁着四根避震都失效的情况下,直接以改代修,寻求比原厂避震更个性化的选择。

作为一辆宝马,这辆车可以选择的避震其实不少:Bilstein的B4/B6/B8/B12,国内没有B16,KW有V1/V2/V3和V3CS。

1 比原厂更低一点,但别太低,线条流畅一点但不换轮圈也不觉得很奇怪;

2 使用上不需要特殊照顾,质量要过硬,因为主要不是我开。

虽然高度和阻尼均不可调,但其单筒式避震芯可以保证避震油温更稳定,耐用度自然更长久,而Bilstein正是以接近OEM的质量标准而闻名。

B12偏运动的阻尼我并不担心,毕竟之前底盘那么烂,领导们也开不出来。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四根不可调车身高度的避震,安装在车身后四轮的高度差,会不会偏差过大导致四轮定位很难调得好。

B12套装采用B8的短行程增强阻尼的避震芯搭配Eibach的短弹簧,由厂方工程师预设好所有配置,不具备可调功能。

这种套装避震省却了调试的功夫,但对于一直以来都在使用各种1way2way甚至3way绞牙避震的我来说确实一个全新的体验,不由得有点小紧张。

但由于B16实在买不到,且根据过往接触Bilstein的良好体验,我还是选择相信品牌的力量。

注意:即使不是使用绞牙避震,但车身高度变化以后,都必须做衬套复位,在避震有负载的情况下打好各个有衬套的螺丝的标准扭力。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令人略感尴尬的问题:套装避震甚至短弹簧和绞牙避震价差非常大,但想正确安装套装避震或短弹簧,其工时和绞牙避震并不会相差太多。

因为三者的安装、组装过程基本没有区别,区别仅在高度设定和阻尼设定的工序上。

而底盘零件的正确安装对车辆能否发挥这些零件的功效十分重要,如果为了追求工时费便宜,选择了不按原厂技术要求的方法安装,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车辆性能会比原厂更差。

趁着轮子拆下来的机会,我还让同事帮忙做了次高精准度的动平衡。

1 做个精准的动平衡,令行驶质感更丝滑 2 先检查不平衡量 3 在检查轮毂和轮胎变形量,看是否在允许范围值内 4 采用业界顶级霍夫曼平衡块,更精准更美观 动平衡做的不好的轮组在高速时抖动会令车辆动态更紧张,而动平衡优秀的轮组,因为跳动和震动较小,也会减轻避震的负担,令行驶动态更加丝滑。 5 激光标点粘贴平衡块 6 平衡块颜色匹配轮毂,视觉效果更和谐 1 做个精准度高的四轮定位 2 调整后轴四轮定位参数 倾角增大会提升弯道性能和车辆稳定性,缺点是直路的刹车和加速会稍微差一点,并加速轮胎内侧磨损。 3 调整前轴四轮定位参数,不可调的倾角参数两边比较接近,说明车身高度公差较小,避震套装质量不错 在多年前刚驾驶这辆Z4的时候,我的印象是它避震略硬,但操控很好。 到了后期,随着车况老化,车开始越来越不稳定,底盘也开始有杂音,车变得越来越难开。 在一次机缘巧合+店里恰好有工位的机会,重新修整一番以后,这辆车又打起了精神。 降低重心+阻尼加强+倾角增益,整车的操控有了一个很不错的提升。 十多年的老车底盘非常整,高速弯非常稳定有支撑,高速变线没有多余晃动,急刹车车身不会点头,控制得很好。 十多年高龄的老车居然能底盘质感优异且支持激烈驾驶,这种感觉非常神奇。而这套操控优异的避震又解放了那台声音甜美的3.0NA直六引擎,终于可以放心地大脚地板油,肆意享受绵密的发动机声浪了! 这辆车从一辆老车的正常状态,恢复到了接近新车的水平,松垮异响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接近新车的整体感,宝马的味道又回来了! 这种变化大到坐在副驾的日常玩手机的老婆大人都能感觉出来,她的原话是:这车底盘真不错,现在好整! 即使还是使用原厂轮圈,车身降低总会带来额外的外观加成。而降低了车身又增加了倾角,车辆就可以容纳更宽的轮胎轮毂,进一步提高抓地力和操控。 虽然是一套高低和软硬都不可调的避震,但是他的设定并没有因此偏向舒适,而是把凸显运动性能作为自己的要务。 但为了照顾激烈驾驶,舒适性是有牺牲的。后市场避震选择繁多,但是能提供接近原厂零件的质量,价格合理,且操控性能有明显增益,Bilstein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舒适性降低是它的缺点,但你不能要求一套一万出头的避震成为一名全能战士。 况且,大幅提升性能,削弱舒适性,在我看来非常符合这辆车的用途:A点到A点的玩乐型小跑车,这套避震搭配这辆车,我觉得是非常合理的,这是一次令人非常愉悦的升级。 更多整备内容点击下图 More

关键词:Cou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