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南粤清风网”发布了一篇题为《清风正气看广东丨中山:以精准监督守护民生福祉》的文章。其中披露了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党总支书记、院长罗勇受贿一案的部分案情。
文章披露,身为人民医院院长,罗勇本应医者仁心、济世救民,却初心泯灭、利欲熏心,从收受病人红包礼金、医药代表回扣到与医疗设备供应商结成“利益同盟”,收取设备代理商高额回扣,涉案金额2980多万元。回扣款及虚增的药物设备价格计入医疗成本,直接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2023年3月,中山市纪委监委又发布了“双开”通报:经查,罗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进行权色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药品耗材供应、医疗设备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通报指出,2020年至2021年春节、中秋节期间,罗勇先后4次收受私营企业主所送礼金共计2.6万元。罗勇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例如,据多家媒体报道,前不久,一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深入开展不合理取酬专项清退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在业内广泛流传。上述网传文件提到,全院医务人员须主动清退2018年-2023年5月以来所收受的讲课费、培训费、研讨费等不合理报酬。清退工作至7月31日结束。
在沈阳的一些公立医院,类似工作也已经开展。另有媒体报道称,广东有几家大医院也开始禁止医生参加厂家举办的会议,排查讲课费等。
此外,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今年4月发布了关于医药代表拜访医务人员的公告,其中提到,严禁任何科室及个人私自接待医药代表,不允许医药代表私自进入科室(门诊、急诊、病房、药学部、行政办公室等)进行相关有产品推介、促销和其他活动。医院在重点区域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录像保留90天,等等。
西南地区某外企一位医药销售代表则表示,现在存在“工作群被解散”“被客户删联系方式”的情况,但医药领域反腐会使得行业越来越正规。
自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之后,7月31日至8月7日,医药板块经历了一轮颇为剧烈的调整,各个子板块普遍步入下跌区间。
据证券时报,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认为,医疗是刚需属性,历史经验看反腐并不会长期影响行业需求。市场可能容易将医疗反腐与此前限制“三公消费”影响白酒进行类比,但它们有本质区别。医疗需求具有很强的刚需属性,不管是药品、耗材、设备、诊疗等需求,不会因为反腐而消失。即使短期会因为反腐力度产生波动,一般也会迅速恢复。例如2012年医疗反腐是过去力度最大的一次,当年医药板块只有1个季度受到短暂影响,之后迅速恢复正常并回补需求。
国信证券分析师张佳博表示,根据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A股医药行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此外,相关政策也在不断优化,上海、广东等地区都明确表态支持创新药的临床使用。目前行业处于基本面向上、长期发展路径清晰的局面。展望未来,投资者应对医药行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