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医疗反腐风暴①|医疗腐败链条是如何搭建的?

频道:美食综艺 日期: 来源

“医药代表”一词在国内长期和“贿赂”等行为挂钩,但事实上,范江河和他的同事们都是经过备案的医药代表。按照2020年9月发布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他们是可以在医疗机构当面与医务人员和药事人员沟通的,向医务人员传递医药产品相关信息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本不应无故暂停。

“进院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某三甲医院医生徐刚说。但是产品想进院就得疏通各层关系。徐刚称,以药为例,一款新药想要进院先得找到对应的科室主任,打点好了科室主任,科室主任会给一张“临采”(临时采购)条子到药剂科,那么医药代表需要再找到药剂科,疏通药剂科的关系,“这时就得加大给两边的好处,让他们同意药品进院”,这就是所谓的“进院费”。

所谓院内的小卖部,指的是在医院里的,表面上是独立运营的药店。但实际上,这些药店往往都与医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由医院经过层层控股把持,或是由部分院内核心人员掌控。其作用在于,一些难以进入医院销售的药品可以在此销售,此外,还可以通过“处方外流”,逃避“药占比”的考核,同时从中获取药品回扣等利益。

据中纪委,2014年6月,黑龙江一医院院长贺宪伟曾主动联系黑龙江省某医药公司董事长何某某,双方约定在一条僻静胡同见面。贺宪伟以“不给回扣不用药”相要挟,最终商定何某某自当年8月起,按该医院在该公司采购药品总额的15%给贺宪伟回扣。2019年,随着国家对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的完善,“集采”后供药商药品利润空间变小,给贺宪伟15%回扣后,药商几无利润可言。何某某一直想与贺宪伟商谈降低回扣比例,但每次见面贺宪伟都不说话,收钱后立马离去,前后不到十几秒。

这些利益链条较长,牵扯到业务部门乃至综合部门,而有的利益链条只在熟人圈运行。徐刚介绍称,“一些医院里会存在一类‘挂号黄牛’。比如有人找到院内的‘挂号黄牛’,比如一个号5000块,其中2000块是‘黄牛’的好处费,3000块是给医生的好处费。这样一来,一些医生的号就只对内开放,通过熟人之间挂号也能把利益链条做通。”

一名医药律师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透露,捐赠仪器也是医疗机构常用的“套路”。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器械企业首先把仪器捐给医院。但在此之后,如果医院要用耗材,就必须用这家公司的耗材。因为,仪器和耗材往往是配套的,且患者做检查消耗的耗材是一次性的,需要一直使用的。实际上,这种行为就是在卖耗材,捐赠仪器的利润也会慢慢挣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