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炬高新")股东内斗不断升级,集团内频繁的人事变动与"宝能系""火炬系"之间的明争暗斗将股东内斗推向高潮。
中炬高新(600872.SH)近期发生一系列的股东控制权之争,主要聚焦在宝能系与火炬系之间,然而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中炬高新这家公司本身,其作为“酱油第二股”,在宝能系进入后究竟业绩如何?而双方内斗的关键问题并不在于“酱油”主业,而是20多年前的三宗土地交易上。
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级高新区中首个上市的园区管理企业,也是中山市第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的投资范围涉及调味品及健康食品业、国家级高新区开发与招商、房地产业、汽车配件业等领域。
或许大众消费者对于中炬高新并不十分熟悉,但其麾下拥有“厨邦”、“美味鲜”两大品牌,产品涵盖酱油、鸡粉(精)、蚝油、酱类、料酒、醋类、食用油、腐乳、味精、汁类、火锅底料等10多个品类。麾下品牌拥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调味品业务一直是中炬高新的主要业务,在2015年宝能系入主后,中炬高新的调味品业务近年来整体保持增长,但相比于头部的海天味业,业务表现只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018年,宝能集团曾提出“五年双百”目标,即从2019年到2023年,公司用五年的时间,实现健康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销量过百万吨的双百目标。2020年4月,中炬高新投资12.75亿元,对中山基地升级改造扩产,年生产能力将从31.43万吨,提升至58.43万吨。到2022年,中炬高新的调味品业务收入为48.9亿元,比2015年的26.1亿元有明显增长,然而距离百亿目标还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