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三星堆,何以生动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频道:动作动漫 日期: 来源

位于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随着其发现和考古工作的展开,一幅早期古蜀文明的画卷逐渐展现,也生动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在《蜀道难》中的诗句,饱含着对“你从哪里来”的追问。

1986年,三星堆发掘两个“祭祀坑”,出土了青铜大立人、纵目面具等2000多件珍贵文物,古蜀文明的璀璨与神秘震惊世界,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三星堆遗址的分布范围约12平方公里,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周初。核心区域是面积约3.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址,这里就是古蜀国在夏商时期的都城。

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柱状向外突出,双耳向两侧展开,面露神秘微笑,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千里眼”“顺风耳”。

一件件造型奇异、工艺复杂的文物,让人惊叹于古蜀先民的浪漫想象力和非凡创造力,甚至引发了对“天外来客”的遐想。

从2013年起,三星堆两次入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印证了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人像、金面具、金杖等又彰显出古蜀文明的异彩纷呈。

文物无声,却见证并述说了中华文明早期的开放与交流、包容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他要求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而是多元一体,恰似满天星斗。

三星堆文物,在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流行的文化碰撞中,抖落千年尘土,走入大众生活,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即将开放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让游客实现古今对话,更生动地了解三星堆的文物与历史。依托三星堆遗址创建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将成为展现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文化地标。

目前,整个三星堆遗址区只发掘了千分之二。三星堆的主人是谁?古蜀文明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字?古蜀先民从何而来,古蜀国为何突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