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市民高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岁的女儿因咳嗽在一家名为“甘之堂”的小儿推拿机构进行推拿治疗而耽搁就诊时机,最终被诊断为肺炎,前后三次住进医院,期间一度病危。“女儿病情的加重与甘之堂是分不开的,是他们的误导耽搁了治疗。”
高先生介绍,甯甯的肠胃和体质一直不太好。在妻子同事的介绍下了解到这家名为“甘之堂”的小儿推拿机构。“她们同事说效果不错,后面我们就去了,的确有一定的效果。”因为不想让孩子吃药,之后甯甯有几次普通感冒、发热、咳嗽也选择了做推拿。
自从发现甯甯咳嗽开始到10月6日,前后做了5次推拿后,咳嗽却一直没有好转。“我中间就反对去推拿,怀疑是支气管炎,但‘甘之堂’说这是常见的,用他们的方式没有问题,却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的问题。”高先生说。接着,10月6日晚,甯甯的咳嗽变得异常严重。
随后,甯甯被送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过医院诊断,甯甯所患病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且其肺部影像显示条理和纹路模糊,尤其是左侧肺部。“获得性肺炎就是感染性的肺炎,但甘之堂说的是一般的小感冒咳嗽,没有什么问题。”高先生说。
“后两次住院虽说不是他们直接导致的,但也有间接关系,是他们误导耽搁了治疗。”高先生说,期间,其爱人在与甘之堂负责人熊女士针对甯甯病情的聊天过程中,曾表达过怀疑是不是患了支气管炎,同时对要不要再继续推拿也跟家人有了纷争,“但对方回复,大部分的咳嗽在西医看来都是气管炎或者肺炎,临床上肺炎也推过不少,气管炎是最常见的,说无非就是外感积食而已。”
高先生妻子在向熊女士表达孩子症状时和孩子忌口的问题,熊女士回复,“只有继续给她按之前的推拿,一定要给老人说不要乱喂东西。”而对于孩子有痰的说法,熊女士则称排痰主要是把痰咳松。
对于是否存在误导行为,熊女士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高先生。同时称,甯甯在来店推拿阶段,情况稳定。“回家后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导致病症加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他有擅自用药的问题,我们有一套的流程,但他离开后的行为我们没法掌握,至少在这里孩子的情况稳定。”
同时,熊女士推测孩子后续病症的加重,或与医院也有关系,“为什么不找医院,要找我们。我们现在的处理办法是,退还520多元的卡上余钱。另外,出于对孩子的同情心,决定再退还之前的消费3680元。”熊女士说。
“检查结果是他们的确没有行医资质,但是他们做的是推拿,推拿不需要行医资质。”该工作人员介绍,在现场没有发现甘之堂行医的相关器械,也暂时没有发现其从事医疗活动的证据。
在检查过程中,武侯区卫计局向甘之堂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并提出要求,在经营宣传过程中不得出现医疗专业术语,医疗效果等与医疗诊断相关的词汇。同时,针对高先生的投诉,协调甘之堂退还其在店内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