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鼓舞奋进力量,大众日报11月21日起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栏目,推出大型融媒体行进式主题采访报道。记者走进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结合山东实际,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多形式、分层次、广覆盖报道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扎根基层一线、认真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创造新的伟业,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今日刊发《红苹果“结”出好日子》——
翟作红从20多岁开始种果树,后来放过羊,也去外地打过工。如今岁数大了,老两口把家里的3亩2分地流转到村里的合作社,自己进社当起了技术员,一手果树管理的好本事又有了用武之地。
流水村是由原北流水、南流水、东流水三个村于2021年通过行政村规模调整组建而成。其中,北流水村曾是省定贫困村,陈丙福在2001年任北流水村党支部书记后,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带领党员群众创新创业、实干苦干。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2014年,北流水村党支部领办金飞洋果品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现在有流水村和周边村201户村民加入,全村80%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建成1500亩“沂源红”富锶苹果种植基地、10000亩富锶大榛子种植基地和拥有21个草莓棚、33个育苗棚的富锶草莓种植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创新实施“土地流转租赁费+社员年底分红+打工工资”的利益分配方式,村民变身股东和产业工人。各果品基地年收益的20%归村集体所有,80%归合作社用于社员分红,实现集体和个人双增收、共致富。
科技赋能让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在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屏幕上,土壤温度、湿度、成分含量实时显示,数字果园技术负责人陈丙祥不时查看各项数据。近年来,流水村打造智慧数字果园,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测叶面温度、果实大小、土壤信息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人工效能提高10倍,节水、节肥、节药20%以上,科学管理让果品质量大大提升。“现在优质果率可达到80%,今年苹果的批发价卖到了5元一斤,比去年涨了一倍多。”陈丙祥说。
今年,沂源县探索党组织联合抱团发展新路径,以产业为纽带,以流水村为核心,联合周边11个村、企业党支部建立了“流水锶乡”党建共同体。陈丙福担任共同体党委书记,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丙福从北京参会回来后,对村子的发展规划更加清晰。
在蹲点采访过程中,记者参观了流水村新建的乡村振兴会客厅,其中一处党代表工作室格外引人注意。设立党代表工作室,不仅仅是要畅通传党声、听民情的渠道,更是要打造一个发挥党代表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平台。
乡村要振兴,必须坚持党建引领,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党代表是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党代表,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性,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在流水村,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丙福带领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分红、务工工资相结合的收益分配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推广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今年流水村与周边村和企业成立了“流水锶乡”党建共同体,并在党代表工作室成立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孵化中心,结合各村实际,制订孵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