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俞飞鸿身上最坚挺的两个标签:冻龄美女、风轻云淡,一部《玫瑰之战》,就全给败光了。
任凭十级美颜滤镜糊上脸,宁可牺牲演技也不愿让观众看见一条皱纹。今后她再说什么开心与细纹“和平相处”,三十岁之后反而没有了对年龄的恐惧,怕是再没人相信了。
很多观众看《玫瑰之战》吐槽导演审美,把俞飞鸿磨得比蜡像还僵硬。
首先,孙皓导演上一部大火的电视剧《庆余年》,还是处于滤镜重灾区的古偶剧,他也没开这么夸张的磨皮美颜。
可同一个人,到《玫瑰之战》里居然变成了婴儿肌,零毛孔无瑕疵。
孙皓执导的另一部网剧《谁是凶手》也并非如今这个画风。
其次,即便是《玫瑰之战》里,也不是每位演员都有资格享受十级美颜滤镜的待遇。
剧中和袁泉对话的女配角,演员实际年龄比袁泉小7岁,处于同一场景,同一光线下,皮肤的质地却是天壤之别。
虽然皮肤看起来粗糙了很多,但她眼底噙着泪水,面部极富情感表现力,在这场戏中远胜影后袁泉,有没有?
可见,滤镜抹掉皱纹的同时,也滤掉了演技,这道理常年拍戏的演员都懂,观众才是后知后觉。
《梦华录》播出时,陈晓的演技曾备受争议。在全剧后半程最重要的一场戏里,刘亦菲大段陈述情绪饱满,与之面对面的陈晓只是木讷地偏头站着,脸上毫无情绪。事后,有粉丝把高清显示电视机上的画面和手机屏幕画面做对比,发现陈晓并非接不住戏,明明已经哭到连鼻涕都控制不住地流出来了,只是在显示分辨率低的屏幕里完全看不到。
这种哑巴吃黄莲的亏,演员多少都经历过。所以很多电视剧演员会刻意夸大一点面部表情,因为他们清楚知道,显示器分辨率不同会损失部分表演细节。更何况,往脸上糊一层大白滤镜,人为地抹去面部细节,必然是要在演技与容貌之间做权衡。
《玫瑰之战》这样的大项目,几位主演咖位都大过导演,如果不是演员自身有要求,导演断然不能够自作主张过度使用滤镜。
同剧的年轻女演员,面部细节清晰,看得清腮红的涂抹位置,鼻翼下有法令纹。
俞飞鸿,电视剧作品不多。最近的一部《刑警之海外行动》里也还自然。
然而更多时间,俞飞鸿出现在时尚大片和美容产品广告中,主业营销“岁月不败美人”人设。
杂志、广告硬照的修片风格,确与剧中形象如出一辙。即便在光影感很强的摄影作品里,面部都做了柔光修饰,将她的法令纹和眼角细纹隐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