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戈壁深处“追沙人”

频道:恐怖电视剧 日期: 来源

春分时节,青藏高原乍暖还寒。3月19日上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席卷了整个柴达木盆地,满天的黄沙中,天地一片混沌,沙尘暴中心能见度不足百米。

“K712+300至500米处发现200米长的线路沙害,需要立即清理,大家抓紧行动,准备清沙。”中午时分,德令哈工务段饮马峡桥隧养修工区班长李刚召集起才从现场回到工区准备吃午饭的职工,紧急安排段调度刚刚下达的清沙任务。

饮马峡桥隧养修工区现有职工18人,管辖着敦煌铁路K617至K669公里和青藏铁路K617至K720公里铁路线上所有桥涵的日常养护和线路防沙治沙任务。因地处柴达木腹地,工区管辖区段气候干燥、风沙频繁,尤其在春秋两季,几乎每天狂风肆虐,被大风卷起的砂砾,随时都会堆上路基侵入道心,严重危及到行车安全,防沙治沙清沙便成了工区日常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放下刚端上手的饭碗,职工们快速准备好铁锹和编织袋,顶着漫天的风沙,驱车火速赶往位于锡铁山至达布逊站间的沙害地段。汽车在一条坑洼不平的简易沙路上匍匐了近2个小时。

14时30分,12名职工终于到达沙害地点,刚下车,冷风夹裹着砂砾疯狂地迎面扑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呛人的沙尘味。此时,被狂风堆积的沙子已经在路基的北面堆成了一座长达200米高及路基腰部的沙丘,从沙丘顶上,被风掀起的浮沙,正源源不断地一股股随风落向线路中间。

14时40分,“天窗”命令下达,随着李刚一声令下,职工们快速走进网围栏,爬上路基,按照分工,在钢轨外侧南北排成2排,一排抡铁锹,一排扶编织袋,一锹一锹将细滑的沙子装进袋子,然后扛到路基不远处统一进行掩埋。

“黄沙堆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列车通过积沙严重地段时,很容易发生脱轨,沙子堆积在轨底也容易发生钢轨锈蚀,必须及时清沙,清理出的沙子也必须进行掩埋,以防再次被风吹上线路。”李刚说。

据李刚介绍,每年的3、4月和9、10月间,是柴达木地区沙尘暴最频繁的时节,也是工区防沙治沙最严峻的时候,有些风口地段,沙海严重时,每隔两天就要清理一次,每天人工清理积沙至少30立方米。紧随季节脚步,他们随沙而动,像一个个“追沙人”,日夜奔波于荒漠戈壁深处。在与风沙经年累月的搏击中,他们借鉴摸索出修建挡沙墙、铺设麦草方格和编制尼龙网格等一系列防沙治沙措施,沙起人动、人进沙退。仅2021年,他们在线路两旁铺设60m宽的底立式HDPE挡沙格1.7公里10200多平方米,有效抵御了风沙对铁路线路的侵袭,保证了高原铁路的畅通无阻。

黄沙飞舞,稍不注意,一张口就会灌进一嘴的沙子,职工们用口罩和围巾严实遮面,只露出一双眼睛,尽量以手势互相交流。经过近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17时30分,堆积线路中心的积沙和200米长的沙丘被全部清理掩埋,职工们开始清点机具,有序撤出网围栏。此时,他们的头上、身上都已经落上一层厚厚的沙尘,活脱脱变成了一个个“土人”。此时的柴达木,依然黄沙漫天。

关键词: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