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昆仑神宫》:这一版的改编还不错

频道:动作电视剧 日期: 来源

作为极受欢迎的IP,《鬼吹灯》因为版权的分散,已经以网剧、网大、电影等形式改编过多回了。不过,绝大多数时候质量很不稳定,豆瓣评分在3-4分徘徊。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正午阳光团队的《精绝古城》(靳东版),但只拍了这一部;另外一个就是管虎团队的《黄皮子坟》《怒晴湘西》《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

其一,潘老师终于瘦了一点。这类探险剧并不好演,大部分戏份都是无实物表演(后期全靠特效),潘粤明的表演没有问题,亦能表现出胡八一的有勇有谋、临危不乱。可惜,《云南虫谷》里他真是有些偏胖,缺少胡八一作为前军人的那股英气。《昆仑神宫》里潘粤明多少是瘦了,精气神改善了不少,与角色的气质更贴合。

王胖子一直是挺讨喜的角色,虽然贪财好色、嘴贫又贱,但粗中有细、重情重义。《云南虫谷》为了让王胖子更多发挥幽默感,过多凸显他的嘴碎,弱化了他在探险中的作用。与此同时,编剧把胡八一与shirley杨的关系给挑明了,一些互动戏甚至有点工业糖精,与探险主线不符,也与人设不符。

其三,遥想《云南虫谷》改编上一个失策的地方是,增加了一条村民的支线,导致进入核心剧情时太迟,原著粉怨声载道。《昆仑神宫》规避了这一点,没有乱加角色、更没有乱给配角加戏。甚至,这一版的几个配角与此前作品相比是完成度最高的。韩淑娜之死、初一之死、彼得黄之死,都是角色的高光时刻,有悲情亦有崇高;明叔与阿香的改编,符合人物行为逻辑,很立体化。

探险剧与盗墓小说分享着相同的基因,即,能够帮受众逃逸日常生活,进入一个异域世界,在其间遍历各种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目睹得到的光怪陆离、恢诡谲怪,感受恐怖、惊悚、紧张、刺激等高浓度情绪。作品愈是能够让人忘我投入其中,受众愈能体验到情绪极致紧绷后释放的松弛愉悦,作品的得分自然会更高一些。

所以,无论是盗墓小说还是探险剧,创作者的基本任务都是创造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引人入胜的异域空间,像游戏中的升级任务一样,从一个进入下一个。小说作者得具备强悍的想象力,还得博闻强识,神话传说、稗闻野史、阴阳理论、风水理论、文物知识、生物知识等都得会一点,才能在不同的墓穴里说出不同的道道,编排出各种离奇的“怪物”。到了影视剧,考验的就是主创者将文字描绘成画面的能力,他们必须将天马行空的文字想象变成直观强烈的视觉冲击。

《昆仑神宫》说的是,云南献王墓的探险结束,铁三角虽然拿到了雮尘珠,以为就能解开身上红斑诅咒。可有了雮尘珠,却不知道如何使用。随着几个人病情加重,他们破解雮尘珠秘密的任务更加紧迫。胡八一想到自己此前在昆仑山当兵时候的一段奇特经历,恍惚觉得雮尘珠和昆仑魔国鬼母有着某种联系,决定去昆仑山的魔国鬼母墓一探究竟。

这就有了他们的探险路线:要找到鬼母墓的地址,先得找到古拉罗王朝的遗址,古拉罗的银眼是历代魔国历代陵寝的分布图,从而定位初代鬼母墓,这就引出众人探险第一站——古拉罗王朝遗址的轮回庙,继而引出第一个“怪物”——食罪巴鲁;抵达喀拉米尔山,在藏骨沟遇到狼群;到达龙顶后,进入轮回宗的墓室,并遭遇雪弥勒;确认了九层妖塔的位置,凿开顶层后,再次与狼群恶斗;进入九层妖塔内部后,更是险象环生,从水晶尸里飞出的冰虫,再到幻觉中的恶罗海城,以及决斗关头的大战斑纹蛟……

每一个探险点都是特效发挥功力的地方。跟几部前作相比,《昆仑神宫》的特效更精细了吗?其实也没有,只能说是“够用”,不至于像网大那么粗糙,但投屏到大屏电视上也会发现特效细节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有许多实景拍摄,但也有很多抠图的痕迹略微明显。

异域世界的营造其实并不仅仅是依赖于“够用”的特效,它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氛围的营造。从《怒晴湘西》到《昆仑神宫》,始终在氛围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是稳妥的策略,特效不够氛围凑。光影的变化搭配惊悚音效制造强烈的悬疑感,这时“怪物”再来一个jump scare,总能屡试不爽地吓到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为《昆仑神宫》执掌导筒的是中国台湾导演蔡岳勋(此前几部是费振翔)。多少还是可以看出两位导演的区别的:蔡岳勋在一些打斗场面的设计上更具场面感;节奏把控上张弛有度,幽默与探险、抒情与探险结合得不错;有丰富偶像剧经验的蔡岳勋,在感情戏的把握上更能击中观众内心,作为祭品的女性的凄苦命运让人悲愤,最后一集的几段抒情戏(比如shirley杨雨中感受自由、shirley杨与鹧鸪哨的“重逢”)处理得比较细腻。

关键词:昆仑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