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动画电影《灌篮高手》宣布在中国大陆第三次密钥延期,将延长上映至8月19日,截至发稿前,票房已达6.55亿,位居2023年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五。其他票房成绩更优的日本作品还有新海诚导演的《铃芽之旅》,以8.08亿的票房位居该榜单的第三位。今年以来,已经有非常多的日本动画电影被引进。在上个月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日本东映动画推出了特别策划单元“东映动画时光印迹”,细田守导演的《数码宝贝》两部经典剧场版以及《美少女战士》最新剧场版《Cosmos》前后篇都在电影节期间进行了展映,引发动画迷的观影热潮。
真木太郎今年已经68岁,他曾担任《千年女优》《东京教父》《机动警察》《在这世界的角落》等众多知名日本动画长片的制片人,是当代日本最重要的动画电影幕后推手之一,这次是他四年后再度来华,担任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动画单元评委会主席,他表示,中国动画是他非常喜爱的,在日本的时候他就看了《雄狮少年》,对这部动画的制作非常钦佩。“这部电影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陌生的题材,但它对于主角情感的刻画非常成功,是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都产生强烈共情的故事。我非常惊讶于中国动漫这些年的发展速度,也期待以后能看到更多不同题材的中国动漫。”
神木优则是《航海王:红发歌姬》的海外制片人,她制作的《光之美少女》剧场版也在动漫圈人气颇高。2022年,《航海王:红发歌姬》在中国大陆上映,神木优的工作涉及影片的前期制作。作为海外制片人,她的任务就是把影片带到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我与制片人、海外的同事一起讨论影片内容、项目周期和宣传方向,并使其运作起来。虽然《航海王:红发歌姬》的票房一定程度上受了疫情影响,但有很多中国观众应援支持,他们的热情打动了我们,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作品能与大家见面。”谈到近年的中国动画作品,神木优强推《罗小黑战记》,真木太郎对《深海》感到好奇。
新京报:你参与制作的剧场版《拥抱!光之美少女♡两人是光之美少女 群星回忆》参展了今年的上影节,作为《光之美少女》15周年纪念作品,这部作品和以往有什么差别?它的制作难点又在哪里?
神木优:我认为让15年来登过场的光之美少女全员出镜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特色。虽然在过去的作品中也有过全员出镜,但随着人数变多,制作难度就会增加。这部作品中光之美少女的数量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人数最多的魔法战士”。我记得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大功夫去展现大量的角色,所以我很高兴这份努力得到了回报。我们还邀请了初代光之美少女的角色设计师稻上晃先生来做角色设计,能请到从一开始就支持光之美少女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神木优:受日本出生率下降的影响,关于儿童动画的讨论非常多。此前,我们都只为日本市场制作作品,现在,我希望能把作品带给日本以外更多的粉丝。正因如此,近年来不仅动画作品的内容要有变化,影片的制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也有很多调整。因为好的动画不仅是内容,更要认真进行设计,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的环境。
神木优:现在已经有许多不同国家的人出现在了东映动画的制作现场,没人会在意大家来自哪里,所有人都是同事,都是一起进行作品创作的伙伴。我希望从今以后,自己不仅能在日本的动画制作现场进行交流,也可以和中国动画的创作者进行互动。从企划的方向性到表现方式,通过接触不同风格的作品制作,就可能激发出全新的创意和不同的企划方案,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出差期间我购买了很多有关中国动画的材料,并带回了日本的工作室,受中国动画表现手法的启发,我们已经开始下一个挑战了。
真木太郎:跨国合作本身就是件难事,因为中日市场是有差异的,在制作上也一样,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我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的制作现场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对比各国的动画,就会发现他们的角色外观都有很大区别。未来,中日合拍企划都会以多位创作者合作的作品为主,由不同的人围绕相同主题进行创作,目前网络动画《太素传奇》(《TAISU project》)已经实现了这种方式。另外,我认为那种角色大幅度变形的CG动画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真木太郎:我认为表达方式都起源于模仿,日本动画最初也以迪士尼为范本,之后才有了日本独特的表现方式,并对许多创作者产生影响。随着时间逝去,这些影响被消化并传递给下一代创作者,在这一点上观众也是一样的。无论是2D、3D、CG,还是定格动画,他们见证了很多不同的动画表现手法。在不同的国家文化下,日益展现出动画的多样性,所以未来要加强不同动画种类的合作和探讨,经验在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