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学习小组」时隔5年,这场大会再次以最高规格召开

频道:喜剧电影 日期: 来源

这些年,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宜居了。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面开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用4个“重大转变”进行概括: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这4个“重大转变”,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全面总结,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高度凝练。习近平说,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习近平提到过一条“胡焕庸线”:“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供养大约全国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形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关键期。这次大会,他再次重申了这一判断,同时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习近平提出要正确处理5组重大关系,包括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以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这5组重大关系,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矛盾观等,充分体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辩证法。比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涉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关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其中,“双碳”工作是近年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一些西方国家大打“环境牌”,总想着借碳排放问题指责中国,多方面对中国施压。这次大会上,在谈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时,习近平的表述清晰有力——

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关键词: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