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更大尺度版的《寄生虫》,从天堂到地狱只需一瞬

频道:悬疑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它成为了反响最炸、尺度最大的电影。有人看过后将它评价为《寄生虫》《小丑》和《DAU》的结合体。

时隔一年之后,这部电影再次登上了豆瓣热门电影的榜单,虽然影片评分从7.1回落至6.9,但作为近期热门,它仍值得一聊。

从主题上来说,《新秩序》是一部批判社会贫富差距、反思阶层、暴力和权力关系的电影。

要说类似的话题作品,近年我们也已经看了很多了,前面提到的《寄生虫》《小丑》之外,去年大热的《饥饿站台》也可列入其中。

片长仅仅88分钟的《新秩序》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更大胆、更直白的呈现,而它之所以能够震住影迷,不仅是因为它的大尺度,也是因为它毫无顾忌的犀利程度。

它以一种模拟墨西哥未来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一座冰冷的“人间炼狱”。

那么,它的尺度大到如何,又哪里犀利,就让我们接下来一探究竟。

在《新秩序》开场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一个身上泼着绿色油漆、站在水潭中的裸体女人。

这个诡异的画面,奠定了整部电影不安的基调。很快我们便意识到,这是女主角玛丽安娜的梦境。

电影最初的一些信息告诉我们,玛丽安娜出身自一个富人家庭,家中正要举办她的婚礼。她的父母趁此机会大宴宾客,并以此作为谈论生意的契机。

影片的气氛一派欢乐祥和,大家饮酒谈笑,玛丽安娜也与未婚夫共度着甜蜜时刻。

但很快,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断了这个富人家庭的快乐时光。这个叫做罗兰多的老人,是玛丽安娜家曾经的佣人,如今妻子患病急需一大笔钱,玛丽安娜家是他唯一能获取帮助的渠道。

他褴褛的衣衫和憔悴的面容,与这里的宾客格格不入。

但是,除了玛丽安娜之外,这个家里的其他人都没给这位老头好脸色看。在被频频发难之下,老头拿着这家人“施舍”的几万块钱离开了这里。

良心不安的玛丽安娜驱车离开了富人区,要去帮罗兰多的忙。在玛丽安娜走后,本片第一个反转出现了。

浑身脏污的穷人们突然翻越围墙闯入婚礼,气势汹汹地站在他们的面前。一个领头者拿着手枪指着在场的政要。

就在有人想要跟他交涉的时候,他直接开枪将其击毙。这成为了开启这场人间炼狱的第一枪。

满怀愤怒的外来者们开启了无止尽的屠杀与掠夺,这座数秒前才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大宅,突然变成了恐怖的血海。

这仿佛成为了某种惩罚,毕竟他们才刚刚蔑视过前来求助的穷人。甚至有些观众会推测,这些人的到来与刚刚离去的罗兰多有关。

在第一个反转之后,《新秩序》还有更多的反转在等待着我们。这个世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好人可能也不一定有好报。

刚刚驱车离家,想要帮助罗兰多妻子的玛丽安娜,看似在屠杀与劫掠中逃过一劫。但是,在突然陷入暴乱的穷人区中,她又渐渐深入了更恐怖的地狱。

当她来到罗兰多的家中看望她的妻子时,屋外的暴乱已经愈演愈烈。玛丽安娜看着窗外的火焰,心中惊恐不安。

这里的转折推翻了我们之前的预设——我们可能误解了罗兰多,他与那些凶神恶煞的外来者可能没有关系,他只是真的走投无路罢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观众还是玛丽安娜都没有做好准备。一伙全副武装的暴徒前来搜查,并最终将玛丽安娜带走了。

他们将她押往了一座集中营般的监牢,在那里等待她的是无穷尽的折磨与凌虐。

在这部电影呈现的“新秩序”里,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富人的权势当然被残酷地推翻,但穷人也身处严格的管控之下,稍有不慎便会丧失生命。

在最初的数十分钟里,这部电影的关键词仍是婚礼、谈笑,但在一夜之间,这些词语突然变成了枪杀、强暴、囚禁。

我们看到了社会问题在爆发之后,最为残酷的景象。观众们对影片中穷人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同情与怜悯,转化成了恐惧与嫌恶。

穷人们在墙壁上涂抹着咒骂富人的字句,并朝着他们的身体与精神施加着最深重的折磨。

在开头的反转时,他们是革命者,但随着影片的进展,他们已经变成了毁灭者。

如果仅仅只看开头的反转,或许有些观众会仅仅将它看作是一部爽片。但《新秩序》的特别之处恰恰在于,它不仅仅是穷人对富人的复仇,也是对于贫富差距问题和何谓权力的思考。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导演不断地玩弄着观众的认同感。在最初的时候,观众觉得穷人似乎是好人,但到了影片的中段,穷人又变成了坏人——到了最后又如何呢?这是一个观众直到片尾都在思考的问题。

从影片的风格上来说,导演的视角也较为客观。我们最后会发现,他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倾向于某一方。

他通常会使用中远景的景别。也就是说,他的摄影机总是与拍摄对象隔着一定的距离,这是一种客观的距离,也是一种不夹杂感情的距离。

摄影机就像导演的眼睛一样,无论是在祥和的场景还是残酷的场景中,他都只是冷冷地看着。

这场新秩序是为谁而存在的?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或者说,我们真的可以判断谁好谁坏吗?观众会不断地向导演寻求答案,但他们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回应。

这正是这部《新秩序》最刺痛、也最犀利的地方。我们必须自己来思考,不止是思考电影,也是通过电影来思考现实。

近年来,墨西哥导演对成人题材、现实题材的探索,已经在世界电影圈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无论是老牌导演奥图罗·利普斯坦,还是前两年凭借《罗马》拿奖拿到手软的阿方索·卡隆,都拍摄了一些反映、思考墨西哥现实的电影。

《罗马》以充满柔情的影像,回顾着一段墨西哥城中产阶级社区的故事,它的主角是曾经抚养阿方索·卡隆的女佣。值得一提的是,构成《罗马》反面的《新秩序》,也成为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爆款。

墨西哥人热衷于探索自己国家的现实,但他们不一定会直接纪录现实。阿方索·卡隆用《罗马》中的过去映照现实,而米歇尔·弗兰克用《新秩序》中的未来反推现实——现实会变成这样吗?如果变成这样,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它?

《新秩序》不仅仅是一种爽片式的复仇,它在思考贫富差距的时候,一方面探索着穷人获得权力之后行使它的方式,一方面还思考了这种差距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

当然,米歇尔·弗兰克采取的惊人形式,也是这部电影引发话题度的原因。或许只有尺度够大、场面够血淋淋,我们才能更强烈地体认这些问题的严肃与深刻。

曾以大尺度场面名震好莱坞的《雌雄大盗》导演阿瑟·佩恩就曾说过,“大多数电影暴力的问题,就是不够暴力。”

最后再啰嗦一句,我们之所以要观看这些残酷的电影,不是为了满足残酷的欲望,而是为了思考它们为何而残酷。

彩蛋来了!小万在此祝广大女性影迷节日快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关键词: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