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开卡任务花钱就能买,自掏腰包贴息冲业绩……银行人完成KPI靠网购?

频道:韩国电影 日期: 来源

风口记者以“银行任务”“银行业绩”“信用卡开户”等关键词在某网购平台进行搜索,有大量相关商铺被筛选出来。这些商铺普遍以“真实用户、专业推广、真人地推、安全高效”为宣传噱头,吸引业绩压力较大的银行从业者。

原以为商家提供的服务并不靠谱,万万没想到的却是这些商铺下单量惊人。在一家粉丝数仅有300余人的商铺,风口财经记者发现,仅“邮生活会员注册”服务,单月销量就超20万;“各银行任务”“建行建融”服务,单月销量均超4万。并且商铺好评如潮,消费者纷纷表示“月月买好多,实惠质量也杠杠的”、“一天600个就出来了,轻松完成任务”、“解决了燃眉之急,质量特别高”……好评率达99.95%。

不少商铺将服务标价为“1元”,但风口财经记者询问后得知,其实每项服务根据流程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其中,信用卡开卡服务10元/户,如需进行激活、首消则要另加费用;养老金开户服务60元/户。消费者只需要给到推广二维码,最快在2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下单任务。

当风口财经记者对数据真实性、有效性有所疑虑时,商家的口径很统一,均表示数据真实有效、以行内数据为准。淘宝一商家告诉风口财经记者:“我们有自己的地推团队,雇佣兼职在人流大的地方发放小礼品吸引市民开卡。银行员工完成一个开户指标,只需花几十块钱,费用也不高,不用再去耗费精力推广、拉客。”

山东省某农商行工作人员告诉风口财经记者:“完不成任务时确实会自己掏钱去冲业绩,毕竟这些任务完成了,奖金能超过自己补贴的钱。”该工作人员表示,通常手机银行绑定、信用卡开卡任务定得很高,一般只有人流量特别大的支行才能完成,人少的支行基本上会花钱去买。

“月末银行存款冲量”“个人120万蹲万15,四大行来”……存款是银行员工另一项考核指标,为了完成KPI,每到月末、季度末,部分银行人会游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揽储信息。这其中,除了银行网点“大手笔”贴息外,还有部分员工选择自掏腰包“买”存款。

“我们现在平均每人每月有200万存款任务,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季末突然又给加了100万任务。”在小红书平台发笔记的某股份行员工刘琳(化名)告诉风口财经记者,“上个月任务完成率已经垫底了,降息后存款压力更大了,这个月完不成又要扣绩效。”

出于下策,刘琳开始在小红书上寻找潜在客户,“月末冲存款,万10,100万仅存1晚,个人补贴1000,考虑吗?”这是刘琳发给客户的邀约话术。风口财经记者了解到,所谓“万10”,即100万元1天补贴1000元,通常在月末、季末考核前才会有。刘琳表示,万10是我能给到的最高补贴了,再高我就承担不起了。

对于万20及以上的贴息,银行人纷纷表示买不起。青岛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人均背着200万存款指标,甚至更高,完不成扣钱是常态,除了使用各种关系拉存款,别无选择,自己贴钱去买存款完全买不起。”在一篇银行人发帖下,不少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万20都是卖存款的,银行人不会买”、“奖励还没有这个高,贴钱上班,它不配。”

银行人口中的“卖存款的”是指资金掮客,游走在银行与客户间的“逐利者”。来自吉林的掮客郑源(化名)坦言:“冲量对银行来说太重要了,每到月末、季末,100万存一天就能拿到大几千的补贴,利润相当可观。”但随着降息、信贷规模扩张,郑源表示贴息相比之前有所降低,但依旧比客户自己存银行拿到的补贴多。

对于网购的业绩银行内部是否认可,袁帅表示,认可程度因人而异、因行而异,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方式,有助于提高销售业绩,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手段,不应该被认可。

关键词: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