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中芯国际撑起近半壁营收、五起专利纠纷缠身,“负重前行”的晶亦精微能否顺利IPO?

频道:喜剧电影 日期: 来源

此次IPO,晶亦精微计划将募得的资金主要用于扩产,公司拟募集资金16亿元,投资于“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高端半导体装备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在晶亦精微业绩实现“三连跳”的背后,是其大客户依赖、股权高度集中、五起专利侵权案缠身等问题犹存,此番晶亦精微能否得偿所愿,顺利通过IPO,时间将会揭晓答案。

目前四十五所、电科装备、电科投资、烁科精微分别持有晶亦精微33.84%、30.04%、9.01%和9.01%股份。四十五所是中国电科集团旗下的事业单位,电科装备和电科投资为中国电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四十五所与烁科精微合伙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中国电科集团合计控制晶亦精微81.90%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招股书披露,晶亦精微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9984.21万元、2.2亿元和5.06亿元;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560.18万元、1156.21万元和1.27亿元,业绩实现稳增长。

从产品收入结构来看,报告期内,CMP设备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9.07%、97.57%和97.38%,且毛利率分别为35.56%、51.22%、50.04%,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配件及技术服务营收占比较小。

华芯金通半导体智库创始人吴全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整个半导体的景气度有所下滑,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也有一定的下降。“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全球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在2021年和2022年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预计2023年将出现下降的情况。”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查询晶亦精微在招股书中列举的其同行业可比公司华海清科、2020和2021年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均值为70.32%,远低于晶亦精微同期99.61%的比例。晶亦精微客户集中度在国内同行业中较高,因此,要想降低客户集中度,公司还需要有很多市场拓展工作要做。

晶亦精微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可能会导致公司在商业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且公司的经营业绩与下游半导体厂商的资本支出密切相关,客户自身经营状况变化也可能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

不仅如此,晶亦精微还存在着对单一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报告期内,公司为中芯国际及其子公司提供8英寸CMP设备产品,向中芯国际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106.00万元、6376.17万元和2.52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17%、33.29%和49.74%。中芯国际也因此稳居公司前二大客户之位。

由于过度依赖中芯国际,相应的“后遗症”也已经开始显现,在回款方面,晶亦精微受到不小影响。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对中芯国际的应收账款分别为2202.37万元、788.97万元和1076.33万元,占其对中芯国际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3.21%、29.54%、16.67%,对应坏账准备分别为110.12万元、39.45万元和53.8万元。

晶亦精微在招股书中称,2020年度,公司存在向中芯国际销售金额超过公司当年销售总额50%的情形,主要系公司所处行业集中度较高所致。随着公司积极开拓客源、以及产品陆续完成下游客户产线验证,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不存在向单一客户销售占比超过50%的情形。

晶亦精微目前还面临着事关其核心产品CMP 设备知识产权相关的5 项未决诉讼,其中 2 项为被告。与其对簿公堂的是杭州众硅。

值得关注的是,杭州众硅由四十五所原CMP事业部负责人顾海洋从四十五所离职后创办,杭州众硅的主营业务亦为CMP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是晶亦精微国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其中,涉及晶亦精微为被告的2项未决诉讼案件为,原告杭州众硅就被告晶亦精微侵犯原告拥有的“ ZL201910842708.4”专利权利、“ ZL201910722298.X”专利权利提起诉讼,请求被告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相关产品并销毁库存产品,停止使用专利方法;赔偿损失累计2000万元;承担全部诉讼费用,2021年11月29日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立案,目前处于一审阶段。

闯关IPO期间涉专利侵权纠纷,是否对企业上市进程带来影响,是市场及监管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更何况,上述专利与公司主营业务的CMP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