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方法,梁实有自己的坚持。在高中教书的朋友劝梁实背一点文科教材,他觉得没必要,“文科要靠理解,死记没有用”。以前考理科,他不刷题,现在转考文科,他也不打算背书。他不看教材,专看买来的习题资料。习题买回来,他就翻讲解,但也不是所有讲解都入得了他的眼,“要看这个人讲得有没有道理,我觉得讲得有道理,我才记下来。”
网络上关于他有各式各样的声音。有人夸他,坚持追逐理想,值得敬佩,也有人骂他,“吃饱了撑的”“博眼球”。有人说他早就实现财富自由,现在不过是“打耍(注:四川方言,指玩闹)”;还有人挖出他在成都木材公司和木材厂的地址,就连现在他复习常去的茶馆,在某网络点评平台上,也有人评论“火了,高考钉子户”。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极度自负”,别人的话,他很少听得进去。“我又不认识你,就算我认识你,我也觉得你没比我好到哪里去。”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只觉得自己这个性格特点在同龄人间格外突出。
这几年,不管是高考报名还是买辅导资料,他都要托年轻人代劳。走在大街上,能一眼认出他的人明显比几年前少了。只有茶馆附近的餐馆厨师,见到他还要问一句:“今年还考啊?”餐馆老板建议梁实趁着热度,去直播带货挣点钱,他撑着外八字,两手一摊,“我弄不来这些。”
最近他一个人复习时,也开始琢磨,“这是不是就是理想嘞?”以前,他觉得“理想”这个词很虚,但是回头看,发现自己这大半辈子,好像就是靠着“要上重点大学”这个念头过的。梁实半个身子往前倾,皱着眉,川字纹更深了,他若有所思,“这都成了支撑我人生的希望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