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就接诊了两例食管异物的患者,这两例患者都是吃粽子误吞了枣核。
6月17日,43岁的云女士在家吃早饭时,边吃粽子边和家人聊天的她不慎将枣核吞咽进喉咙。后在家附近医院就诊未能取出,遂来到大差市院区急诊科就诊。经完善相关检查,内镜室行胃镜检查时在距门齿22cm发现4-5cm的枣核,且两端已刺入云女士的食管,形成溃疡,周围粘膜水肿,消化科医生立即通过异物钳在镜下安全取出枣核。
6月18日,31岁的程先生也在吃粽子时不慎将枣核吞下,由于咽部疼痛,无法进行吞咽,急忙到大差市院区就诊。行CT检查确定枣核位置后,消化科医生在胃镜下成功取出枣核一枚。
由于食管位于后纵隔,邻近主动脉、气管、心脏等多个重要的组织结构,若对异物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造成食道壁破损、溃疡、穿孔,纵隔感染,侵破主动脉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所以一旦怀疑有食道异物,一定要及时就诊,争取24小时内取出,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一些老人怕麻烦,不愿就诊,而是自己试行大口吞咽饭团、馒头、喝醋等,企图把异物带下、溶解,可能造成进一步损伤,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在进食时应尽量避免发生误食,应小心剔除;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说话、分神等;赶上端午节日时,要提醒老人特别注意剔除枣核;一旦发生误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盲目吞咽,要尽早就诊于门诊或急诊,寻求专业处理,降低损伤程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娟:“我们在吃这些还有枣核类的食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谈笑说话。一旦异物进入消化道之后,再服用大量食物只会加速异物的嵌顿,导致异物嵌顿到黏膜内更深的地方,结果损伤会更重,也会为医生后续取出异物增加难度和风险。”
1、盲目喝水吃东西:盲目吃东西喝水,可能会使异物越卡越深,如果异物比较尖锐或比较大时,不但会增加取出的难度,而且会增加出血与穿孔的风险。
2、不正确的催吐和导泻:若异物引发消化道梗阻,吐可能会造成患者误吸造成窒息。导泻可加快肠道蠕动,容易使尖锐的异物越卡越深,诱发出血和穿孔。
3、存在侥幸心理置之不理:若不慎吞下异物,切忌忽视或存在侥幸心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判断异物种类、部位及滞留时间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